臺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21日在臉書發文說,因中國內卷效應全球化,2024年可能將全球拖向通貨緊縮,而非通貨膨脹。
謝金河表示,這兩年全世界卯足全力抗通脹,但2024年可能得準備抗通縮。過去兩年,全球面對通脹壓力,美國CPI最高衝上9.1%,但中國11月的CPI數據是負0.5%,PPI是負3%。
與此對應的政策是,美聯儲過去兩年升息11次,升21碼,中共央行卻努力降息,但中國物價還是愈來愈低。「這好像地球上有的地方淹大水,有的地方卻發生乾旱。」謝金河打比方說。「中國內卷效應愈演愈烈,2024年的主題很可能不是通脹,而是中國把通縮輸出到全世界!」他寫道。
中國企業輸出內卷,低價傾銷會令全球遭殃。但凡在中國生產的工業製品,最終都在全球走向惡性價格戰,量增價跌,除了拖垮全球同類競爭者,同時也在自我碾壓。
比如:電動車和太陽能板是中國產能發展最快的兩個行業,現在的價格愈殺愈低,連龍頭大廠也挺不住。
中國太陽能產業在狂飆3年後,由於國內外訂單減少,已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為了消化庫存,中國太陽能產品開始向歐盟等地低價傾銷,導致當地業者面臨生存危機,促使歐盟展開調查。而在中國國內,太陽能企業正醞釀一波大裁員、減產或停產,尋求在即將來臨的產業寒冬中,率先降低營運成本來自救。
電池大廠寧德時代的股票今年來從692元跌到146.27元,股價創上市新低。太陽能電池製造廠隆基綠能股價也從125.68元跌到20.01元。
隆基綠能創辦人李振國在公布第三季財報時的警告正在變成現實。「到2023年底,很多地方招商引資的太陽能項目會開始爛尾,大批處於投資計畫中的新產能將不得不終止。」他說。
謝金河說,2023年從中國銀行端流向半導體、電動車等主流產業的資金高達6‚800億美元,企業都到銀行搬錢,投資沒有上限,任何產業最後都殺成了「紅海」。在中國電動車殺到德國、日本、美國後,這些百年來的汽車生產大國現在也感到恐懼。
據悉,拜登政府最近開始重新討論對中國的關稅問題,主要原因是白宮越來越擔心,在中國經濟放緩背景下,大量中國產的綠能產品低價傾銷至海外,而美國企業即便有關稅和新補貼保護,也無法與中國低價產品競爭。
謝金河舉例說,臺灣的紡織業最早被大陸企業殺到見骨,2022年出口到中國的紡織品只有5.66億美元,紡織業成為最早轉移的臺灣產業之一。到現在,臺灣的石化、鋼鐵、機械也開始嚐到中國廉價商品的苦頭。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說,國際競爭是殘酷的,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德國汽車、義大利皮具、瑞士鐘錶與巧克力、日本精密化學溶劑、美國牛肉、日本蘋果、新西蘭奇異果,之所以受到臺灣消費者青睞,理由無他,品質是唯一的要素。
「西進不如上進,充實產業競爭力。」社論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