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已經開始嚴重掉髮呢?別擔心!也有辦法救回。臺灣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在《健康1+1》節目中分享,她的一名脫髮患者今年9月開始接受治療,在經過中藥調理及針灸治療三個月後,頭皮長出許多小細毛,髮量增多,頭頂毛髮的濃密度得到顯著提升。
那麼,掉髮的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避免?陳俊如說,其實掉髮不僅僅是單純的遺傳、基因或年齡原因,荷爾蒙、營養、飲食、壓力,外力與人為因素,甚至疾病都會影響頭髮的數量。
尤其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30~40歲的人出現掉髮並不罕見。男性受雄性荷爾蒙影響,多表現在髮線後退,或出現頭頂地中海。女性掉髮則表現為髮質變細、變軟、髮量變稀疏。
從體質看易掉髮原因
俗話說「中醫治本」,在中醫看來,掉髮的根本原因與人的臟腑功能相關,以下四種體質的人容易掉髮:
1. 氣血不足:
中醫說「髮為血之餘」,是指血液充足才足夠來滋養頭髮。女性在生理期期間,掉髮量會增加。因為月經量過大或本身貧血,或者患上子宮肌瘤,生理期出血多,都會導致頭髮營養不足。
中醫發現,人體有一個「經絡」系統,是能量運行的通道,負責輸送氣和血到全身。氣是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而中醫將體內補充營養的物質泛稱為血。當身體出現氣血不平衡或不足時,就可能會出現相關症狀。
2. 腎氣不足:
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髮」,是指儲存在腎臟中的精華物質與能量充足,頭髮就長得濃密而有光澤。年長者因腎氣衰弱,不足以支持毛髮的生長,可能導致頭髮稀疏。
3. 溼熱困脾:
在中醫看來,脾胃是掌管消化系統最重要的臟腑。脾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貧血,造成毛髮供血不足。此外,腸胃功能不好,影響養分吸收,容易造成毛囊感染性疾病,比如毛囊炎等問題,類似西醫的溼疹、脂漏性皮膚炎導致的掉髮,都是屬於中醫所說的溼熱困脾的症型。中醫認為環境中的力量也會引起許多疾病,這些力量包括風、寒、暑、燥、溼、火。
4. 肝鬱不舒:
中醫認為,肝與自律神經有關,與壓力息息相關。因為睡眠不佳或生活壓力大可能造成圓禿,俗稱「鬼剃頭」,這同時也跟自體免疫功能有關,因為睡眠問題、壓力會造成免疫失調,自體免疫細胞攻擊毛囊細胞,而產生圓禿的症狀 。
補充五種營養 長回濃密秀髮
想要維持頭髮健康,營養攝取是一大重點,陳俊如建議,多攝取以下幾種重要的營養成分:
1. 鐵質:鐵可以幫助增加血紅素生成,提供給毛髮更多營養,食物來源包括紅肉、櫻桃、葡萄及蘋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可以幫助鐵質吸收。
2. 葉酸:葉酸是造血的前驅物,大多存在於蔬菜、水果,當蔬果攝取不足時,會影響紅血球生成。
3. 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包括雞蛋、牛肉、豬肝等,可以增加頭髮強韌度。
4. 海藻類:紫菜、海帶等藻類食物含有豐富的B12及碘,可以預防貧血,使頭髮得到充足的養分。
5. 黑色食物:中醫認為黑色對應腎,補充黑色食物對腎有好處,黑豆、黑芝麻、木耳、桑葚、黑枸杞等食材,有助於頭髮生長。
六招護髮、減少掉髮
日常減少對頭髮及頭皮的傷害,也是減少掉髮的重要功課,要注意以下幾個對頭皮與秀髮的傷害並使用養護方法。
1. 避免清潔力太強的洗髮精
人體皮膚有一個保護機制,足夠的油脂可以保護頭皮不受外界環境的傷害。當過度清潔時,皮膚為了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會分泌出來更多的油脂。陳俊如舉例,有一名雄性禿的患者,因美髮師告知,他的頭皮太油會阻塞毛孔,造成掉髮增加,所以他一天洗兩次頭來減少出油,反而過度清潔造成頭皮出油更嚴重。
2. 控制染髮頻率
染髮非常傷髮質,甚至會破壞黑色素。陳俊如建議,一年的染髮頻率不宜過高,但到底應該染髮幾次為最佳,還是要依照個人髮質而定。
3. 定期修剪斷裂頭髮
定期修剪斷裂髮尾,維持頭髮的健康度很重要。
4. 減少使用電棒燙等造型工具
使用熱刺激改變髮型的儀器,容易讓頭髮日漸脆弱。只有避免破壞頭髮的本質,維持頭髮的健康度,才能長出濃密健康的頭髮。
5. 適度運動 可防止掉髮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為頭皮毛囊提供更多營養,同時運動可以紓壓,減少壓力性掉髮。
6. 充足睡眠能保護秀髮
良好的睡眠可提升人體免疫系統,也能增強血液循環,提升毛囊健康。
中醫用按摩與針灸治掉髮
另外,透過按摩頭皮,放鬆壓力也可以減少掉髮危機。中醫發現,經絡是人體能量運行的通道,內臟通過經絡與身體各個部位相連。
經絡上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點稱為穴位,從表面看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聚集的地方,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的穴位,就能夠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陳俊如表示,最常用的就是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可以改善頭皮的血液循環,還有可以按摩髮際下緣的風池穴。
中醫認為掉髮跟肝、脾、腎有關,所以肝經、脾經、腎經交會的三陰交穴,具有補腎、補血化瘀的功效。腎經上的太谿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腳背上的太衝穴,有助於疏肝理氣、減少壓力,幫助改善頭皮出油的狀況。
陳俊如提醒,不僅是上述這些穴道,其實頭頂上有督脈、膀胱經、膽經、胃經及三交經,常按摩頭皮可以刺激這些經絡上的許多穴道,也對解決掉髮問題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