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影視廣場

《奧本海默》 原子彈般震撼衝擊心底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文/米藍達
《奧本海默》刻劃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從積極研發原子彈到反對製造核彈的心路歷程,深入展現他的內心世界。看過電影的人表示,這部電影帶給人原子彈般的震撼衝擊,在心底深處炸開、在心中縈繞。

1945年8月,被稱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上空炸開,廣島成了廢墟,超過十萬名居民被大火吞噬或被建築物砸壓。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奧本海默》中,核彈試爆成功後,奧本海默(暱稱奧比)看著兩顆核彈被載走後,他陷入焦慮,每天守在電話旁,想知道美國政府會怎麼用核彈,但直到美國總統對全民廣播,他才知道「小男孩」已經被投放在廣島。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是這部電影最令人傳誦的格言之一,引述自印度教《薄伽梵歌》。奧比說這句話,顯示他對創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罪惡感和內心深處自相矛盾的複雜情緒。

給人類自毀力量 這世界毫無準備

身為科學家和原子彈製造者,奧比希望,原子彈只作恫嚇用,讓日本人投降,不需要去傷害人民。奧比的好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對奧比說,「你賦予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這個世界卻毫無準備。」

《奧本海默》劇照。(採用)(UIP提供)《奧本海默》劇照。(採用)(UIP提供)

這個新武器促使二戰結束,同時也開啟了廣島和長崎居民無法擺脫的噩夢。倖存者經歷了真正的地獄,目睹比想像中更多的死亡,同時也忍受原子彈輻射帶來的後遺症,包括毛髮掉光、口鼻出血、難以癒合的傷口、高燒不退、噁心作嘔、食慾喪失,甚至不孕等。

製造原子彈是為了拯救世界?還是摧毁世界?這條界線在兩者之間微妙的搖擺,而這所作所為,究竟是極善還是極惡?身為科學家做這件事,到底該還是不該?對還是錯?只能等數百年、千年後,在歷史中做最後評斷。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我不知道是否該製造原子彈,但絕不能讓納粹搶先一步。

電影中有一幕,奧比到白宮見杜魯門總統。他說,「總統先生,我覺得我的手上沾滿了鮮血。」

杜魯門回應,「你認為廣島或長崎的任何人會在乎誰發明了原子彈嗎?他們只在乎誰投了原子彈,就是我。廣島與你無關。」

身為猶太人,奧比深知德國納粹的殘暴以及對生命的無視,他知道如果納粹先研製出原子彈,整個世界可能陷入生靈塗炭的險境。「我不知道是否該製造原子彈,但絕不能讓納粹搶先一步。」

當初只有參與計畫的科學家才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和恐怖。德國投降後,有些參與計畫的科學家開始質疑,還要繼續研發原子彈嗎?但奧比認為日本還是會持續戰爭,因此說服自己和其他科學家繼續製造原子彈。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美國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後,造成數十萬人死亡和傷害,奧比深深懊悔,也一再公開表達遺憾。1947~1952年,他擔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顧問,致力於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游說國際管制軍備、控制核武。

有人會說出事情真相嗎?

電影開頭,奧比跟愛因斯坦在湖邊碰面,觀眾無從得知兩人說了什麼,導演諾蘭在此埋了伏筆。電影結束前十分鐘,鏡頭又拉回到奧比和愛因斯坦的湖邊對話,70歲的愛因斯坦告訴奧比,「你以為你懂,但你才正要開始我所經歷過的一切。」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這場湖邊對話實際發生的時間,是在1947年奧比剛到高等研究院時,對話巧妙的預言,奧比必須承擔成就、盛名所帶來的後果。

二戰結束,奧比被捧上天,但到了1954年,奧比遭受陷害,背上與「共產黨」掛鉤的汙名,那年舉行的祕密聽證會,吊銷奧比的安全許可證,他失去了原子能委員會的工作、軍事機密訪問權和安全許可證。

《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奧本海默》劇照。(UIP提供)

電影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那是在祕密聽證會結束後,奧比對著鏡頭問說,「有人會說出這裡發生的事情真相嗎?」

奧比1967年過世,直到2022年拜登政府才為他洗刷與共產黨掛鉤的汙名。奧比功成名就後被捧上天,又重重摔下、身敗名裂,充滿爭議的一生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