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從消失的白沙灘 千歲畫者畫出社區關懷

新竹科學城社大老師李宜瑾(前排左3),到南港社區教長輩畫畫,並為他們舉辦千歲畫展。(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新竹科學城社大老師李宜瑾(前排左3),到南港社區教長輩畫畫,並為他們舉辦千歲畫展。(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文/記者賴月貴
老人家很可愛,我聽到他們在黏貼蚵殼創作時邊聊天,有一位說,「大海曾經給我們這麼多、這麼富足,我們真的應該要好好保護它。」——科學城社區大學校長李世英

十多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家,用畫筆緬懷過去,畫下消失的白沙灘、海洋汙染、愛地球從我做起等系列作品。加起來超過千歲的長輩一起創作,家人和社區總動員幫忙找材料,精神和過程令人感動!

油畫作品,記憶中的白沙灘已經消失,只能把它畫下來留住美好回憶。(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油畫作品,記憶中的白沙灘已經消失,只能把它畫下來留住美好回憶。(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綠牡蠣事件 無奈悲歌

新竹香山南港白沙灣,位在十七公里海岸線的終點處,過去放眼望去盡是亮白的沙灘,曾經是南港人的祕密花園、情人約會賞夕陽、全家嬉戲的好地方。

油畫作品,海洋油汙造成潮間帶生物的傷亡。(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油畫作品,海洋油汙造成潮間帶生物的傷亡。(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南港早年被稱為「蚵寮」,在新竹香山養殖業鼎盛時期,生產的蚵仔碩大肥美聞名全臺,成為社區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居民當時的生活以養蚵、剖蚵和賣蚵為主,經常可以看到人們聚集在門口剖蚵的景象。

1997年爆發工業廢水汙染的綠牡蠣事件,毒蚵仔沒人敢吃、賣不出去,影響二、三千名蚵農生計。當榮景不再,年輕人口外移,老年人獨守庄頭,海邊蚵架逐漸傾倒、埋沒沙中,事件雖已過去多年,卻留下無奈的悲歌。

消失的白沙灘引起關注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校長李世英說,社區大學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深入社區推動公民社會,培養公民素養,讓社區居民共同關注、參與公共事務,一起改造社區,並為重要議題共同發聲。

科學城社大資深教師李宜瑾非常認同李世英的理念,帶著藝術專業進入南港社區,教長輩作畫,由不會到會。從最簡單的油畫基礎開始,接著讓長輩透過回憶,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進而融入地方特色,描繪社區大小事。

長輩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當年種蚵、採蚵的景象。(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長輩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當年種蚵、採蚵的景象。(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長輩們一邊作畫,一邊和老師、同學聊天,聊著、聊著,不知不覺油畫班已經開課五年。某日,長輩聊到了「消失的白沙灘」,引起李宜瑾的注意。她和李世英討論後,決定油畫課程以「消失的白沙灘」為主題,延伸到海洋汙染對環境的影響、「綠牡蠣悲歌」、「愛地球從我做起」等系列。

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新竹香山南港過去種蚵、採蚵的景象。(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新竹香山南港過去種蚵、採蚵的景象。(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社區居民生於斯、長於斯,腳下的泥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是終極關懷之所在。李宜瑾表示,關懷社區和社大探討公共議題,提高公民素養使命契合,「感覺我教的不只是畫畫,而是人生課程。」

用藝術創作與過去和解

三、四十年代的臺灣社會經濟比較落後,一般家庭生活都很窮苦,過著辛苦煎熬的日子。等到孩子長大,生活條件變好了,養蚵人家有了繁榮的願景。

南港蚵寮裝置藝術牆,記錄在地生活故事,正在剖蚵的「青蚵嫂」。(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南港蚵寮裝置藝術牆,記錄在地生活故事,正在剖蚵的「青蚵嫂」。(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豈料一場人禍,黑心廠商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牡蠣綠了、蚵農的臉也跟著綠了,雖然工廠被開罰,事件已經過去,但烙印已形成,誰還敢吃香山牡蠣?

從小到大、到老,一切又歸零,這些老人家心中的苦誰人能知?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Erikson)提出人格發展論,把人的一生分為八階段,到了成熟期(65歲以上),就進入回顧一生和自我調整的階段,「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超脫的智慧。

李宜瑾把艾瑞克森的理論應用在教學上,讓長輩回想,一生中最難忘、至今仍放不下的事情,例如:被誰欺負過?遭受怎樣的委屈?都用畫畫創作出來,之後就會跟那件事情和解,也就是「和過去的你」和解。

一人作畫 全家動員

長輩除了畫出自己的故事,也畫海洋被汙染的原因,警醒世人環保愛地球。李宜瑾上網找了很多資料向長輩解說,並指導他們作畫,長輩的家人也會幫忙找出老照片,常常是一人作畫、全家動員,忙得不亦樂乎!

南港蚵寮裝置藝術牆,用蚵殼黏貼出「蚵寮」兩個字。(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南港蚵寮裝置藝術牆,用蚵殼黏貼出「蚵寮」兩個字。(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除了平面畫作,李宜瑾也利用海洋廢棄物教長輩創作,如在鐵捲門畫上一隻超大型的章魚;收集浮球畫上卡通,掛在活動中心門口;將蚵殼串成項鍊掛在窗前、搖曳似風鈴,成為遊客打卡的亮點,曾吸引汽車公司前往拍廣告。

李世英和李宜瑾又有了創新點子,他們和社區發展協會、鄰里長、以及長輩家人,找到許多蚵殼,黏貼出「蚵寮」兩字,接著兩位剖蚵婦人栩栩如生的出現在牆壁上,協力完成現代版的「青蚵嫂」。

新竹科學城社大號召全校師生與南港社區居民,於2020年9月27日,舉辦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淨灘活動,「海」好有你守護家園,共有400人參加。(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新竹科學城社大號召全校師生與南港社區居民,於2020年9月27日,舉辦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淨灘活動,「海」好有你守護家園,共有400人參加。(新竹科學城社大提供)

李世英說,觀念轉變很重要。南港居民因為汙染事件,經濟生計受到影響。他們原本是受害者,但經過藝術創作關懷社區,意識到自己就是公民,要關心社區、地方,同時也認識到海洋保育的重要,自願當宣傳者、以自己的故事為例走出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