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傳華提到,是有部分作品用線繡,在紙張上做出繡的效果。紙繡結合很多手工藝技巧,像作品當中的裝飾品包括串珠、貼鑽亮片,或合併紙雕手法等都是。
關於紙繡的源流及歷史,駱傳華表示,紙繡的部分,知名藝人、中華紙繡協會創會人沈海蓉很早就開始推廣了,當時因為學生人數不少,就在2008年成立中華紙繡協會。
「紙繡是沈海蓉創的。」駱傳華說,沈海蓉學過紙蕾絲,早期紙蕾絲都是純白色,幾乎沒有上色,她帶入紙繡技巧就比較活潑。紙繡只有臺灣在發展,沒有其他地方發展出這種藝術形式,而其他手工藝已經發展到某個程度了,紙繡相形之下比較特殊。
駱傳華提到,過去比較有人願意做手工藝,且紙繡算蠻新鮮的,比較多人學。現在年輕人不愛學手工藝,加上疫情、很多廠商也不太願意支持,目前紙繡協會比較少會員參加。現在的手工藝包括中國結等,大概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她指出,人家一看到紙繡作品覺得很難、很花眼力。紙繡作工粗或細,都需要工具如放大鏡等配合。很多人學到某個程度,覺得後續沒發展就算了,紙繡除非是比較懂藝術的人,才會認為它是藝術品。
創作限制 描圖紙大小及磅數
紙繡創作上的限制,紙張是其中之一。駱傳華表示,紙繡使用的紙材為描圖紙,也就是仿羊皮紙,所有的紙張都是進口的,英國、法國兩國產品,不拘特定廠牌。「我們一次如果要買的話,都會比較大量。」都是透過紙廠訂購,也請他們裁切成A4或A3大小。過去有做過全開大小的作品,現在最大的作品大概A3大小。
磅數也比一般描圖紙厚。「我們用的紙張比較能夠承受壓力,一定要用這樣子的紙張,才會比較符合我們的作品。」駱傳華表示,他們要求的磅數大概140~150磅,像沈海蓉可能要求更高介於180~200磅。
駱傳華認為,140~150磅左右,負擔會比較不那麼重,因為需要用手去壓,靠紙張壓的力道,就有立體的感覺。如果用磅數較少(可能不到100磅)、薄一點、烘焙用的格拉辛紙,比較做不出壓凸效果,因為比較容易破。
壓凸、剪、針戳、上色技巧
紙繡創作原則上靠壓凸筆壓、用小剪刀剪或針筆戳,技巧越高,手法越多。基本工具是1~5號壓凸筆,1號壓凸筆最細,5號最大。針筆則是1針~5針。
創作時,以楓葉作品為例,先畫出楓葉線稿,再用壓凸筆把線稿壓畫出浮凸效果。花也是畫出花瓣形狀,壓凸然後再塗黏、疊上一層一層花辮,表現更立體。也有作品用到網版戳針,看起來有蕾絲的效果。還有用剪或用壓凸筆壓出貓毛、羊毛、羽毛效果。有類似刮的技巧,但並不多見。
「我們用反面壓,有些人甚至比較喜歡背面的感覺,但是背面感覺它就是凹下去,它不是凸起來,正面才會是凸起來。」
紙繡作品花費的時間,駱傳華說,DIY大概半個多小時,也就是完全不會的人,只要會上色、會畫邊還有剪,大概半個小時絕對可以完成。不過,複雜的作品如《九龍扇》要花很多時間,且因為牽涉上色,更麻煩。
她強調,一定是先上色,不會考慮剪與壓的問題。自己決定想要的顏色,上完色才知道哪些地方要做什麼。顏色會因為壓凸變淺,壓完之後還可以「加色」,但加了色還要再壓一次,否則圖案會扁掉。
上色有好多種方式,紙張背面用油蠟染,油蠟加精油才能推開色彩,正面可用水性色鉛筆,會產生渲染效果,也可以純粹用色鉛筆上色。
浮雕、琉璃到裝置藝術
紙繡的作品,有浮雕的效果。像作品《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圖像都是用壓凸筆壓出來的。駱傳華說,紙張底色可能是深色(褐色)或染色,壓凸筆壓下去之後顏色變淺,壓凸筆壓過的部分有類似玻璃、琉璃工藝的感覺。
紙繡跟浮雕有異曲同工之妙,駱傳華表示,因為是靠壓出紙張的凸跟暗的部分表現,也就是壓過以後,根據手法深淺,表現出凹凸立體感覺,顏色也會變得不一樣。
沈海蓉以自己過去京劇舞臺上刀馬旦的造型創作出《魚鱗甲》作品,將紙繡發展到裝置藝術。駱傳華指出,因為她是京劇演員,所以她做了一個京劇扮相人偶裝置藝術。
創作瓶頸與困難
「自己創作出東西來是最好的」,駱傳華說,「完全沒有東西去把它做出一個東西,那就真的是很難,很難。」通常可能是拿自己喜歡的照片,把它描畫出來進行二次創作。比較會花心思做蕾絲邊框的部分,因為主體畫大概都知道了,但不知道要用什麼邊框會比較合適。
駱傳華也提到,現在最大的限制就是,臺灣幾乎所有做紙繡工具的廠商都不賣工具了,要找工具很困難,在網路上也不一定買得到(早期的工具已變成絕版孤品)。
紙張的話就看國外廠商還出不出,像早期還買得到彩描紙,但是現在國外都不生產了,就得自己染色。國外因為彩描紙比較少人用,現以生產純白描圖紙為主。
***
格拉辛紙是如毛玻璃般半透明薄紙,可作為烘焙紙、包子襯墊紙、藥包紙、各式食品及產品或書籍等包裝用紙。格拉辛紙的材料多為國外進口木片或紙漿,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開發出以木竹剩餘資材(竹子、樹木漿料)製作格拉辛紙技術,雖有廠商感興趣,不過,林業試驗所林產利用組何振隆組長說,有評估過,廠商如果要改變原料,他的製程全部都要改變。
「格拉辛紙的前世與新生~木竹剩餘資材的再造文創紙繡特展」,即日起至30日,在林業試驗所林業技術服務大樓紙張樣品陳列室,展出駱傳華、李澤華、高愫汝作品共31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