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教改30年 教團籲正視技職弱化問題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4月9日召開記者會,理事長侯俊良(中)呼籲教育政策的執行應與時俱進。(中央社)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4月9日召開記者會,理事長侯俊良(中)呼籲教育政策的執行應與時俱進。(中央社)

【記者林紫馨/台北報導】1994年的「410教改大遊行」今年屆滿三十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4月9日召開記者會,檢視當年訴求與目前教育環境是否落實,並呼籲新政府務實面對教育問題,正視技職弱化、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改善教育環境、提升教育品質。

台灣教育改革,簡稱教改,是指台灣1990年代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又因爭議頗多,且配套不足倉促上路,實施至今各界評價不一。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祕書長鍾正信表示,當年教改遊行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及「制定教育基本法」等四大訴求。有關落實小班小校,當年提出的願景是達到每班少於30人,然而30年後的今天,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公校每班仍高達35人,私校更高達45人,特殊教育及幼兒教育更是長年處於師生比過高的狀況。

而在廣設高中大學方面,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提到,當年訴求的願景是讓孩子擺脫升學壓力,朝向教育公共化的理想邁進。然而檢視30年後的今天,儘管高中大學的數量都大幅度增加,但升學壓力卻並未真正減少。

此外,侯俊良表示,高中數量大幅增加,卻未能兼顧普高與技職的均衡發展,後續造成技職體系弱化的困境;而在高教階段,則是為求數量上的速效提升,大量開放私校設置與升格,又背離出生率大幅降低的趨勢,埋下日後高教退場的隱患。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認為,當年的教改影響台灣30年來的教育走向,現在應認真檢討並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例如當年訴求廣設大學,卻未將人口成長率納入考慮,才會引爆現在的退場海嘯。

教團籲賴清德履行政見 召開全國教育會議

因應社會變遷急劇、教育問題叢生,在410教改三十年前夕,包括學校、教師、校長、教育學術等超過十四個教團,籲請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能將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的競選承諾,納入520就職後的重要施政目標。

2024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民間教育團體發起「問問2024總統候選人:教育百年大計怎麼辦?」公民倡議活動,三黨候選人包括賴清德總統的共識為:當選後支持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

曾任國立臺南大學校長、教育部高教及技職兩司司長,現為台灣教育研究院社社長黃政傑表示,過去召開過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皆是政府因應國家、社會及國際情勢變遷、轉型提出;現在距離2010年所召開的第八次會議已有14年之久,這段時間社會變遷急劇,教育問題叢生,各界對教育的期許和主張紛陳,有待建立共識,藉以帶動我國各級各類教育體系快速改革應變。

全國各教育團體期盼,賴清德上任後,集結國內各個重要教育團體及專業團體的代表,包括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學者專家和教育行政人員,儘快落實「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的競選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