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凱翔從小熱愛藝術手創,透過動物頻道觀察生物型態,國中開始喜歡甲蟲並用紙摺昆蟲造型,大學就讀東海美術系,開始大量創作擬真立體動物、電影角色、科幻生物道具等。
創作從生活中信手捻來
其創作奠基於生活,素材是紙版,工具用一般常見文具如剪刀、小刀、透明膠;經常信手捻來,如吸管、竹筷紙套、糖果紙等,一經過他的手都能玩出花樣來,瞬間變成螳螂、兔子等造型。製作陌生複雜的生物體時,會先上網觀察實際尺寸與骨架,再簡單打個草稿、抓好比例,就能馬上動工,無須繪製繁瑣設計圖,技術方面無師自通,可說是相當有天份。
本次展覽中,所有動物作品均以瓦楞紙逼真呈現,展示了動物特有的紋理和線條。展品包括苗栗最珍貴的「石虎」和保育動物「穿山甲」,以及討人喜愛的「樹懶」,都是一比一實物大小,透過瓦楞紙雕刻將動物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儘管瓦楞紙本身毫無生命,但在鍾凱翔的巧手下,他的瓦楞紙充滿了無限可能性,變成了各種栩栩如生的生物,令人驚豔。
「所有的技術都是熟能生巧」。鍾凱翔分享,他在2019年第一次接到做鳥類的案子,開始研究結構彎曲脖子、蓬鬆羽毛,和原本「以肌理的方式呈現」製作方法大相徑庭,「在一次次製作中摸索出鳥爪、羽毛如何呈現,並感受到微妙進步」。
談到生涯,曾有前輩善意提醒他,瓦楞紙作品不利保存蒐藏,在臺灣也難有借鑑,建議鍾凱翔換其他材料,「但我想說,沒有人做過,就由我開始啊!」自創工作室5年,一路篳路藍縷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