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台裔海倫.凱勒 殘障女包錦蓉翻轉人生

「台裔海倫.凱勒」包錦蓉(左)在紐約僑教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言,右為她的媽媽朱若愚。(記者林丹/攝影)
「台裔海倫.凱勒」包錦蓉(左)在紐約僑教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言,右為她的媽媽朱若愚。(記者林丹/攝影)

【記者林丹/報導】【大紀元2024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母親節是很特別的日子,每年的母親節,美國華裔婦女商會,都會招待我們的媽媽吃大餐,給媽媽包紅包⋯⋯」美國華裔婦女商會4月19日在紐約僑教中心宣布將於5月9日舉辦第六屆「非常模範母親及敬老聯歡會」的新聞發布會上,一位曾被醫生判定為這輩子「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的殘障女,用非常清晰、標準的普通話,並且聲情並茂地說出上面的句子,全場為之掌聲雷動。

她就是被譽為「台裔海倫.凱勒」的包錦蓉。她在出生時,她媽媽難產,她因為缺氧,造成了「極重度腦癱」。她的媽媽朱若愚說,在包錦蓉8個月大的時候,她的父母發現她還不能翻身、只能躺著,醫生診斷為「極重度腦癱」,判定她這輩子都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但是她後來的表現,不僅推翻了醫生的結論,而且她所取得的成就還超越了正常人——她不僅語言表達基本流利,而且還出版了三本書籍、畫冊,上了紐約市立大學王后社區學院美術系,擅長油畫寫生;她曾在臺北中正紀念堂懷恩藝廊舉辦個人畫展(2005),獲得中華民國第22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獎(2013)、紐約特殊奧運最佳成就游泳選手金牌獎(2010)。

在新聞發布會上,包錦蓉用清晰的語句感謝主辦方:「謝謝他們為我們準備這麼棒的禮物,讓媽媽開心,他們付出的愛心,讓她們很溫暖,讓我們展現不同的才華,她們的掌聲是我們最大的鼓勵,我們的媽媽在這一天充滿歡樂,希望將來,有更多的華人社團也能關心殘障家庭,讓我們走在路上不再感受到奇怪的眼光,而是被尊重。」她的發言,讓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其他殘障人士的父母嘖嘖讚歎。

包錦蓉的媽媽朱若愚接過孩子的話說:「她講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們的孩子從小不會講話、不會走路,為什麼她(現在)說話說得這麼清楚,我覺得就是很多的社團,給他們(殘障兒)掌聲,給他們舞臺。」

為什麼一個殘障孩有了翻轉的人生?朱若愚接受採訪說,雖然醫生給女兒下了當時對於父母有如晴天霹靂的結論,但她不信這個邪,「我到圖書館去翻書,第一個就想到海倫‧凱勒的故事,就去看海倫‧凱勒為什麼不會說話,我就照海倫‧凱勒的老師的做法,怎麼帶著她、用手去摸水,讓她有感覺,然後她嘴巴會講出『水』,實體與感覺給她加強⋯⋯,海倫‧凱勒的故事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朱若愚還說,包錦蓉小時候鬥雞眼、流口水,本來是在醫院做物理治療的,但效果不明顯,後來用的是「藝術治療」,有了明顯效果,「用藝術治療後,她的專注力集中了,眼、手協調得比較好了。」包錦蓉學畫畫、鋼琴、跳舞,對她身體的發展有很大幫助,而且她的畫作舉辦展覽,獲得掌聲,給予她很大的信心和鼓勵。

「在培養說話上,我們也是從小訓練她,用朗讀的方法。」朱若愚說,雖然在醫院做了語言治療,但包錦蓉說出來的詞也很含糊,但採用「朗讀方法」——帶有強烈語氣去朗讀的方法後,包錦蓉在7歲的時候,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能夠說話了,而且表達一天天地改進。

朱若愚介紹了這種「朗讀」的具體做法:「拿一首詩讓她有感覺,慢慢地朗讀,讓她有一個情緒在裡面,她就能說出來那個感覺,不像醫院訓練時那麼枯燥⋯⋯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朗讀,找一首短的詩詞,讓她可以非常慢地感覺到,而且要有表情、動作,示範帶著她,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她的舌頭,需要有很強烈的語氣,這樣她就會把字說得很清楚。」

對於家中有殘障兒,家長應有什麼態度和做法,朱若愚給出建議:

一是早期療癒非常重要,「一定要早期療癒,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了,其實是不可能的。」

二是殘障福利一定要想辦法去爭取。

三是父母在心態上,要樂觀地去面對,懂得與別人分享,「你分享越多,你會得到的越多,因為你在分享的過程中,其實別人也會分享他的故事,你覺得你幫了他,其實可能是他幫了你。」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