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日前揚言要打造金融「國家隊」,發揮國有金融資本作用。專家表示,中共正在加強金融集權,將金融市場變相國有化,擬以計劃經濟模式來應付未來可能的危機,包括社會動盪和對外軍事戰爭。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4月26日在北京閉幕。根據中共人大網報導,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受國務院委託,23日向會議報告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研究和整改問責情況。
該報告由財政部、央行、審計署、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提交。
人大網報導透露的細節表示,當局正在研究起草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行動方案,「適時合理調整國有金融資本在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比重。」
報告提到,要發揮國有金融資本對市場的主導作用,特別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集中力量打造金融業『國家隊』」。報告也提到,「推動地方國有金融企業專注主業、提質增效」。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4月29日對大紀元表示,原來人們說的國家隊,是代表本國出場與外國比賽,但中共所說的金融業的國家隊,主要是指在國內增加國家資本在金融機構的比重。
「(原來)有很多金融機構其實是民間性質,並不是國家資本,它現在要增加國家資本的比重,也就是增加對金融領域的監控,反映中共中央在預防金融系統性風險,銀行的不良資產很高。」
吳嘉隆說,中共認為一些有影響力的非國家的金融機構,俗稱叫做影子銀行或者影子金融機構,會把國家銀行拖下水。現在它要做的方向就是把金融集權化,用社會主義的方式來承擔風險,或者說變相國有化。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4月29日則對大紀元表示,當局說的國家隊,是中央集權的國家金融力量。「因為十多年前中國的金融改革,大量地引入地方國資,各個省都辦了很多金融辦,每個市都有金融試點,很多都變成了爛尾的情況,現在重新注入國家的管理,這是向上收攏的中央集權的做法。」
他進一步解釋說,中國的金融行業,例如保險和券商這兩個非銀行的金融行業,除了地方國企,民營資本也特別多,像之前的肖建華的明天系和解直錕的中植系。
「中國能夠運行的信託產業約有十八個牌照,其中有十五個都是由民營為主的,強化黨的管理,就是由中央來管,把金融市場都變成了計劃經濟模式的黨管。」
對於這次由財務部領頭提出有關金融國家隊的概念,吳嘉隆表示,財政部作為金融業的主管機關之一,現在正面對中共的財政困難難題,如果要靠稅收和各種費用來填補,缺口太大,最後撐不住,就要變相印鈔票,最後變成通貨膨脹,民不聊生。
「蘇聯解體也是因為財政危機,現在中共應該是全力提前預防金融和財政這兩個領域出狀況,特別是如果對外進行軍事行動的話,是要燒錢的。現在抓好金融和財政,應該也是在為將來的社會動盪,或者政治動盪,或者可能的軍事衝突,來做一些準備。」
中共近年已持續對民營資本介入金融業務進行整肅。如明天系的金融機構已被陸續拆解。
2021年4月29日,中共央行和當時的銀保監會,還有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監管機構,聯合對13家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台企業進行監管約談。包括騰訊、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字節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等。
在這之前,螞蟻集團已被約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後來不得不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吳嘉隆說,中共加強對金融領域的監控,就會加強管制經濟資料的發布,金融市場的自由度會下降,訊息透明度會下降,市場競爭會受到影響。
「它為了監控,為了維穩,為了預防金融風險,在政治介入金融的時候,可能會傷害到某些金融領域的運作,會付出一點代價。經商環境可能會惡化,外商也會加快離開。」
存在了十幾年、曾快速發展的地方金融資產類交易中心,由於監管的缺乏,成為了非法融資的渠道和非法集資的幫凶。今年4月初,中共開始陸續關閉地方的金交所。不過大陸民眾質疑,這些金交所一關了之,相關的利益輸送鏈條不被追責嗎?
吳嘉隆說,中共擔心金融和財政危機可能因為一些導火索而爆發,形成骨牌效應,現在當局做預防性的工作,將金融和財政問題用政治手段來處理。而它應對系統性風險的種種做法,目的是保它的政權而已。
責任編輯: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