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基宜花東

傳統捕魚消失25年 大竹再現漁人精神

冒險頂浪出海捕魚,形成了大竹村獨特的文化特徵。(周永田提供)
冒險頂浪出海捕魚,形成了大竹村獨特的文化特徵。(周永田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東報導】台東大武鄉大竹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排灣族聚落,這裡的居民在日據時期經歷了一次重要的生活方式轉變。當時,部落居民從山區務農轉向海上漁業發展。他們利用竹子製作漁船,雖然缺乏動力裝置和先進材料,但勇敢的族人們在沒有港口的情況下,冒險頂浪出海捕魚,逐漸形成了大竹村獨特的文化特徵。然而,隨著環境的變遷和漁民數量的減少,這項傳統的沙灘捕魚活動在過去25年間逐漸消失。

漁獲減少後,這項傳統文化逐漸沒落。漁獲減少後,這項傳統文化逐漸沒落。(周永田提供)

為了復振這一寶貴的文化傳統,大武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與大竹村的青年族人們共同積極行動,重現了長輩們「漁人的搏鬥精神」。今年5月11日,部落特別舉辦了「大竹村竹筏文化捕魚季暨漁夫表揚活動」。

大竹村竹筏文化捕魚季暨漁夫表揚活動。大竹村竹筏文化捕魚季暨漁夫表揚活動。(周永田提供)
活動中,眾人齊心協力推動竹筏出海放網,僅在短短一小時內便捕獲豐富的漁獲。岸邊的族人們大聲歡呼,共同整理漁網並取下漁獲,這一過程充分展示了族人間的合作精神。
重現25年前大竹部落的傳統捕魚文化。重現25年前大竹部落的傳統捕魚文化。(周永田提供)

這次活動不只展現獨特的捕魚文化,還有棒球擲遠、創意划船拔河、挑魚網、抬竹筏還有刮魚鱗競賽,過程中趣味橫生,讓族人凝聚在一起,度過歡樂時光,重溫25年前的大竹傳統。

挑魚網比賽。挑魚網比賽。(周永田提供)

透過這次捕魚季青年族人的積極參與,不僅喚醒了長輩們的回憶,也為傳承和發揚這項珍貴的文化遺產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大竹村的捕魚傳統得以長久延續,使這份文化遺產世代相傳。

創意划船拔河比賽。創意划船拔河比賽。(周永田提供)

大竹村再現捕魚文化

在活動當天,大竹村的族人們同心協力,將沙灘上的竹筏推向大海,奮力衝破海浪。岸邊的族人們大聲歡呼,感動地見證了這項消失超過25年的傳統捕魚活動。過去每年4月到10月是台東排灣族大竹村的捕魚季節,但由於環境變遷、族人遷居以及漁民減少,這一傳統逐漸消失。

大竹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排灣族聚落。大竹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排灣族聚落。(周永田提供)

為了復振這項傳統,大武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與大竹村的青年族人積極行動,重現了長輩們的「漁人搏鬥精神」。他們首次舉辦了「大竹村竹筏文化捕魚季暨漁夫表揚活動」,年輕人在一旁學習和體驗,並特別表揚了部落中年長的漁民。

年輕族人返鄉參與這項傳統文化活動。年輕族人返鄉參與這項傳統文化活動。(周永田提供)

大竹村的捕魚傳統

大竹村村民表示:「我們以前都是在這裡過生活,五、六十年來都在這裡捕魚,直到現在。但我們已經老了,退休了。」這句話道出了老一輩族人的心聲,過去的捕魚生活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無盡的回憶和情感。今年的捕魚季活動,讓年輕一代有機會體驗並了解祖輩們的辛勞和智慧。

棒球擲遠比賽。棒球擲遠比賽。(周永田提供)

一位大竹村的青年族人說:「第一次下海體驗,才知道以前老人家的辛苦。」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年輕人學會了捕魚技巧,也讓他們更加尊敬和珍視祖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

這次活動吸引許多族人返鄉參與。這次活動吸引許多族人返鄉參與。(周永田提供)

傳承與發揚

過去,族人使用竹子製作竹筏,在沒有港口的情況下冒險出海頂浪,這逐漸成為大竹村部落的特色文化。希望透過捕魚季活動,能夠重新振興這項傳統的捕魚方式。

冒險頂浪出海捕魚。冒險頂浪出海捕魚。(周永田提供)

大竹村捕魚季的發起人高啟恩社工員表示:「以前小時候經常會下來抓魚,這些都是很美好的回憶。能再次舉辦這個活動,不僅對部落的人有意義,對我也是,還有那些曾經是漁夫的長輩們也有特殊的價值。讓他們重溫過去,找回大竹村以前的感覺。」

抬竹筏比賽。抬竹筏比賽。(周永田提供)

竹筏文化是大竹村重要的文化資產,不僅是過去部落族人的生活方式,還體現了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生活智慧。透過文化復振,我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大武鄉豐富的傳統文化,並重溫族人的美好回憶。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大竹村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為未來的文化傳承樹立了榜樣。

刮魚鱗比賽。刮魚鱗比賽。(周永田提供)

大竹村的捕魚季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的盛會,更是一場世代相傳的精神傳遞。通過這樣的活動,年輕一代能夠深刻理解和體驗祖輩們的生活智慧和勇氣,也能夠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文化身份的認同感。希望未來大竹村能夠持續舉辦這樣的活動,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族人間代代相傳,使大竹村的捕魚傳統永不褪色。

年輕人學會了捕魚技巧,也更珍視祖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年輕人學會了捕魚技巧,也更珍視祖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周永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