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萬象

美國壓力下 中俄經貿合作突然生變

5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亭(右)在哈爾濱對俄國媒體舉行記者會。(Mikhail Metzel/POOL/AFP)
5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亭(右)在哈爾濱對俄國媒體舉行記者會。(Mikhail Metzel/POOL/AFP)

【記者趙彬/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週二(6月4日)報導,美國將制裁那些協助俄國逃避制裁的第三國金融機構,中國工商銀行已拒絕俄國以人民幣結算。據估計,占交易總量八成的結算業務暫時被迫中止,影響俄國電子物資採購,對俄國的戰時經濟體制造成嚴重打擊。

一名不具名的中國商人向《大紀元》透露,他最近兩、三年一直在俄羅斯購買能源和原料,但大約一個月前,他突然收到中國來的指令,不容許在俄羅斯採購了,因為很多交易將無法通過銀行結算,現在的商業活動只能轉向其他國家。

中共突然在金融上撇清與俄羅斯的關係,與歐美近日頻繁施壓有關。有來自美國和歐盟的資訊證實,七大工業國(G7)和歐盟正在探討,如何施壓暗助莫斯科規避制裁的銀行,這將是6月13日~15日G7峰會的主題之一。

此外,美國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5月27日表示,中共對俄羅斯提供各種支持,以維繫俄國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國(共)的行為破壞了歐洲中心地帶的穩定」。

5月28日,烏克蘭媒體報導,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平台「速賣通」(AliExpress),已經拒絕盧布付款並停止向俄羅斯出貨。俄羅斯媒體隨後報導,「速賣通」在俄羅斯的業務不受影響。

此前,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格納特(Yuriy Ignat)證實,在俄羅斯無人機的殘骸中發現,俄軍的無人機是從「速賣通」購買回來的零件組裝而成。

與此同時,中國監控業巨頭海康威視近日突然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所有業務。5月24日,俄羅斯資通訊產業媒體「CNews」引述業界的消息報導,海康威視在事前沒有預告的情況下,悄悄退出了俄羅斯市場,令俄羅斯客戶和合作夥伴措手不及。


報導說,海康威視的俄羅斯官方網站已無法打開,在社群網路「Vkontakte」的官方群組被刪除。海康威視在俄羅斯的所有辦公室的電話都無人接聽。雖然大部分官方電子郵件信箱依然開通,但沒有信箱在24小時內回覆記者的郵件。一家大型俄羅斯整合商證實了海康威視退出俄國的消息。

普亭最期待的計畫遇挫

5月16日,中共黨魁習近平才在北京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會面。會議結束不到20天,中俄商貿出現多起重大變故,連普亭最期待的中俄天然氣管道協議也傳出陷入僵局。

英國《金融時報》6月3日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的話報導,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天然氣管道協議陷入僵局,莫斯科不能接受北京在價格和供應量上的不合理要求。

報導說,北京願支付的價格接近俄羅斯大幅補貼後的國內價格,且只承諾購買該管道計畫年輸送量5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中的一小部分。

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6月4日稱,「商業談判仍在繼續,因為有兩國領導人的政治意願,所以商業問題的協調將繼續進行,我們毫不懷疑將達成所有必要的協議。」

5月16日至17日,普亭訪問北京。知情人士稱,普亭向習近平提出三大請求:一、達成天然氣管道協議;二、希望北京增加在俄羅斯的銀行業務;三、要求北京不參加6月由烏克蘭主辦的和平會議。普亭的前兩項要求似乎都落空。

分析:習近平計畫「一石二鳥」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6月3日在其自媒體節目《遠見快評》中表示,「普亭雖然難以忍受習近平趁人之危『割韭菜』,但是目前中共是唯一的大買主。俄國最終極有可能被迫接受北京的要求,因為普亭幾乎沒有其他任何選擇。習近平也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一直在天然氣管道的談判上保持強硬。」

唐靖遠分析指,「習近平一定不會讓普亭倒下,但會把握一個前提,就是對普亭的支持會控制在一定程度:既能確保俄羅斯與烏克蘭及北約之間相互消耗,盡量讓這場戰爭長期化,長時間拖住北約,同時讓俄國元氣大傷,最終澈底淪為中共這個邪惡軸心的附庸,這是習近平自以為的『一石二鳥』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