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青秧插滿田 退後原來是向前

社頭鄉農會辦理食農教育「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插秧體驗活動。(記者謝五男/攝影)
社頭鄉農會辦理食農教育「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插秧體驗活動。(記者謝五男/攝影)

文/記者謝五男
烈日下,農夫彎腰種稻,一步、一步倒退著身子,把手中秧苗插進水田,腳踩泥濘、汗水滑落,農人辛勞插秧身影成為臺灣農村最美的一道風景,也提醒著我們,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要懷抱感恩惜福之心。

學童手握青秧插秧,體會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道理。(記者謝五男/攝影)學童手握青秧插秧,體會後退原來是向前的道理。(記者謝五男/攝影)

小小農夫認真的插著秧。(記者謝五男/攝影)小小農夫認真的插著秧。(記者謝五男/攝影)

食農教育法在111年立法通過,彰化縣社頭農會連續三年辨理從農向下紮根「手握青秧插滿田、後退原來是向前」食農插秧體驗活動,今年特別選在社頭最美的杜鵑花大道旁的水田,以呈現古時農夫耕作的美景,辦理親子插秧體驗活動,該活動除了培養親子間的互動外,也讓學童親身體驗插秧的過程後,了解農夫的勞動精神,體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農夫生活。

學童親手插秧、犁田,體驗農夫的辛苦。(記者謝五男/攝影)學童親手插秧、犁田,體驗農夫的辛苦。(記者謝五男/攝影)

由清水及朝興國小畢業班同學、老師及家長一起體驗插秧,呈現古時農夫耕作美景,培養親子互動,讓學童親身了解農夫的勞動精神,農會邀請在地耆老下田指導,讓孩子們擔著傳統的飯擔──割稻飯、牽著農夫的好朋友──水牛進入田裡。

學生吃力的挑著沉重的田頭飯。(記者謝五男/攝影)學生吃力的挑著沉重的田頭飯。(記者謝五男/攝影)

學生高興的牽著水牛「上工囉」!(記者謝五男/攝影)學生高興的牽著水牛「上工囉」!(記者謝五男/攝影)

插秧前,遵循著傳統,由農會總幹事蕭良珍及鄉長蕭浚二帶領著大家以拜田頭儀式感謝上天讓今年農產豐收,表達對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隨即讓孩子們脫下球鞋、捲起褲管,手握青秧,腳踏淤泥,逐步體驗農夫的辛勞。

在插秧前遵循著傳統拜田頭,感謝上天讓農產豐收。(記者謝五男/攝影)在插秧前遵循著傳統拜田頭,感謝上天讓農產豐收。(記者謝五男/攝影)

經過鼓勵後,學生才戰戰兢兢的下水田。(記者謝五男/攝影)經過鼓勵後,學生才戰戰兢兢的下水田。(記者謝五男/攝影)

蕭浚二(右)教學生插秧。(記者謝五男/攝影)蕭浚二(右)教學生插秧。(記者謝五男/攝影)

水牛是臺灣農村文化的象徵,農民與水牛合力犁田的過程,讓孩子們更直觀的體驗到農業人力與獸力勞動時代,插秧後,孩童與水牛協同清洗一身的泥濘,也卸去一身的疲憊。

在臺灣傳統的農耕環境中,老一輩的智慧往往呈現在各種古老的農具中,如犁、牛擔、秧船與秧擔等工具。透過展示、介紹這些傳統的農具與艱苦的農務工作相結合,可讓孩子們認識到傳統農夫智慧的結晶,傳承傳統農村文化,啟發他們開放的思維及培養無限的創造力。

飼主幫水牛塗上泥巴保溼防晒。(記者謝五男/攝影)飼主幫水牛塗上泥巴保溼防晒。(記者謝五男/攝影)

夏日炎炎,蕭浚二鄉長(中)幫水牛沖水消暑(圖左為水牛飼主,圖右為農會總幹事蕭良珍)。(記者謝五男/攝影)夏日炎炎,蕭浚二鄉長(中)幫水牛沖水消暑(圖左為水牛飼主,圖右為農會總幹事蕭良珍)。(記者謝五男/攝影)

在插秧體驗後,農會也請家政班的姊妹們準備了傳統的田頭飯菜給孩子品嘗,農忙後飢腸轆轆,更知米飯香,體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培養勤儉惜物好習慣,強化米食文化,增加孩子們對米食的認同與喜愛,在日後每吃著白米飯、聞著米粒香,更能感念農民們的辛勞。

蕭浚二鄉長(左)體驗古老的農具「犁」田。(記者謝五男/攝影)蕭浚二鄉長(左)體驗古老的農具「犁」田。(記者謝五男/攝影)

總幹事蕭良珍表示,「這只是從農向下紮根的一小部分而已,農會與公所還會持續推廣在地產業,培養更多的青年回鄉從農,讓社頭鄉的休閒觀光產業能蓬勃的發展。」◇

總幹事蕭良珍表示,「這只是從農向下紮根的一小部分而已,農會與公所還會持續推廣在地產業,培養更多的青年回鄉從農,讓社頭鄉的休閒觀光產業能蓬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