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減少青少年藥物濫用危害 專家提對策

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及台灣共善促進協會日前舉辦「2024台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對策論壇」,共同研商保護青少年避免藥物濫用危害之對策。(國教行動聯盟提供)
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及台灣共善促進協會日前舉辦「2024台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對策論壇」,共同研商保護青少年避免藥物濫用危害之對策。(國教行動聯盟提供)

【記者王志清/台北報導】有鑑於藥物濫用引發種種對青少年之危害,「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暨「台灣共善促進協會」基於關懷下一代之健康與福祉,日前舉辦「2024臺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對策論壇」,期待透過學者專家、民間團體、政府單位,從「識毒」、「驗毒」、「戒毒」、「緝毒」等各面向進行深入探討,共同研商保護青少年避免藥物濫用危害之對策。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特聘教授暨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主任楊士隆指出,隨著毒品使用和市場的擴張,使得世界毒品問題的危害持續加劇,到2022年,吸毒人數已增至 2.92 億,10 年來增加了 20%。其中大麻仍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藥物,有2.28 億使用者。

楊士隆研究發現,大麻現今流行趨勢有呈現上升的狀態,而且大麻施用者對大麻多呈正面支持看法。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於2019年1月調查研究發現高達95.4%的台灣民眾不支持大麻合法化,然而,2023年1月,犯罪研究中心再次針對「贊不贊成大麻除罪化」調查,不贊成的比例雖仍有83.6%,但已經比起年前有所下降。

楊士隆在論壇報告中提出研究建議,應將曾施用毒品之高風險學生與一般學生分開宣導,並「提升吸引力」、「增加說服力」以提升宣導成效。

楊士隆並以2023年世界反毒日主題 「以人為本:制止污名化和歧視,加強預防」為基礎,強調開展可用治療方法以及早期干預和支持的重要性,倡導對毒品相關犯罪採取監禁替代措施,例如:以社區為基礎的治療和服務,賦予年輕人和社區權力,防止吸毒和成癮。

台師大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思賢教授在論壇中指出,以人權為基礎的減少傷害策略與治療,更能對症下藥,並符合國際科學發展趨勢。他強調,減少傷害策略並不是要讓毒品「合法化」,而是要用對方法,減少成癮對個人和社會的衝擊。

李思賢同時建議,依個案需求評估、分流、配置到最適合的處置與最佳的監督,如此,處理毒品施用問題時,執行會比較有成果,而且越早進行,就越能保證較好的效果,並且保留可貴的資源。

知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以「如何幫助青少年遠離毒品?」為題指出,大麻毒害校園黑數多,查獲數量是10年前18倍。他剖析物質毒品成癮的階段性與影響因素,提出「教育與知識傳遞」、「強化家庭關係」、「社會與社區支持」、「心理支持與輔導」、「法律與政策支持」、「技術與媒體運用」等六大策略。

楊聰財並針對台灣青少年藥物濫用反毒策略,提出包括「加強教育與宣導」、「強化心理健康支援」、「加強法規與執法」、「社區參與和支援」、「宣傳和媒體合作」、「研究與數據分析」、「跨部門合作」等具體作法。

減少校園藥物濫用,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專門委員鄭文瑤在論壇中說明,自106年起與內政部警政署合作,由警政署提供18-24歲涉毒案件名單,經學籍比對勾稽具學生身分者,密件函送所屬學校啟動輔導。

鄭文瑤介紹教育部三級預防作為包括:一、教育宣導:加強學生對大麻危害認知與拒絕技巧。二、清查篩檢:採購五合一快速檢驗試劑,針對有嫌疑者送機構複檢,並委託法務部協助尿液檢驗。三、輔導處遇:包括「資源佈建」、「春暉志工及諮詢服務團」、「多元適性教育活動」等。

鄭文瑤指出,教育部於「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納入近期關注議題,包括「加強反毒教育宣導,防範涉毒途徑」、「為戒癮者及家屬建立友善接納環境」、「提升教育人員知能、通報機制與輔導量能」、「統整涉毒學生輔導資源」等。

法務部保護司彭洪麗科長主講我國毒品犯社會復歸之現況、挑戰與精進對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解析青少年物質使用原因,風險及保護因子,以及台灣戒毒最具成效的基督教晨曦會副總幹事牧師陳俊儒,分享自1984年總幹事牧師劉民和自香港來台至今40年累積的戒毒策略與成果。

論壇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台灣共善促進協會」強烈呼籲,政府應重視青少年藥物濫用之高度風險與危害,提高全民對藥物濫用防制的意識,擴大對實證預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了解,並應加大對預防工作的投資,強調早期介入和預防,才能避免藥物濫用成為危害台灣下一代的「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