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機警快閃小滷蛋 臺灣特有鱗胸鷦鷯

臺灣特有的「小滷蛋」鱗胸鷦鷯。(陳冠勳提供)
臺灣特有的「小滷蛋」鱗胸鷦鷯。(陳冠勳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鱗胸鷦鷯是臺灣特有鳥類,被愛鳥人士稱為「小滷蛋」,是臺灣四大最難拍攝鳥種之一。鱗胸鷦鷯的生活充滿挑戰、驚奇和美麗。無論是清晨覓食,還是躲避天敵,這些小鳥都在高山上展示生命韌性。

生態攝影師陳冠勳說,鱗胸鷦鷯是臺灣特有種,身長大概8~9公分,公鳥和母鳥長得一模一樣,光從外觀無法分辨,外型像小滷蛋,所以就叫小滷蛋,是臺灣四大最難觀察和拍攝的鳥種之一!

鱗胸鷦鷯身長大概8~9公分,外型像小滷蛋,俗稱小滷蛋。(陳冠勳提供)鱗胸鷦鷯身長大概8~9公分,外型像小滷蛋,俗稱小滷蛋。(陳冠勳提供)

每年繁殖期在4~6月間,4、5月是牠們的繁殖孵化期。陳冠勳表示,為了不影響牠們,通常會避開這段時間去賞鳥。4~5月這段時間,盡量不去牠們容易出沒的地方,避免打擾牠們。

最好的觀賞期是在每年6~9月。這時小鳥已經孵化出來,成鳥比較不會那麼驚恐,小鳥也長大了些,牠們也比較容易現身,不然平時都躲在草叢裡,很難看到。

鱗胸鷦鷯身長大概8~9公分,外型像小滷蛋,俗稱小滷蛋。(陳冠勳提供)為了見到鱗胸鷦鷯的廬山真面目,可能要等一整天。(陳冠勳提供)

等一整天 為見廬山真面目

一般到高山上,只能聽到鱗胸鷦鷯的聲音,絕對看不到牠。陳冠勳指出,牠的叫聲很特別,是很尖銳高亢的「嘰嘰嘰嘰」聲,一聽就知道是鱗胸鷦鷯,但是牠們很機警,「通常我們看不到牠們,牠們卻早就看到我們了。」

他接著說,「我們通常會隱蔽,比如用偽裝帳篷,然後蹲點在那邊等候。為了見到牠的廬山真面目,我們可能要等一整天。」

鱗胸鷦鷯一般出現在中高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地方。牠們不算稀有,但要見到卻不容易,因為牠們生活在灌木叢底層、潮溼環境,或者長滿草的山壁。除非經常去且熟悉一個地方,以及了解牠們的習性,否則很難觀察到鱗胸鷦鷯。

蹲點、偽裝 拍攝需手快

鱗胸鷦鷯不太會飛,但腿非常有力,跑得超快。牠們常在草叢裡轉來轉去,主食是小昆蟲和植物嫩芽。

「最佳的觀察和拍攝時間是早上6~9時,這時牠們出來覓食。鱗胸鷦鷯喜歡躲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拍攝環境通常比較陰暗。我喜歡用光圈F4的鏡頭,快門速度不會低於1/2000秒,因為牠們動作太敏捷了,往往只停留一、兩秒就跑掉。」陳冠勳說。

最佳的觀察和拍攝時間是早上6時~9時。(陳冠勳提供)最佳的觀察和拍攝時間是早上6時~9時。(陳冠勳提供)

要拍到鱗胸鷦鷯,需要眼明手快。很多時候牠們一出現,還沒來得及按快門就跑掉了。攝影家經常要蹲點,熟悉每隻鱗胸鷦鷯的習性和出沒路徑。攝影家習慣用偽裝,這樣鱗胸鷦鷯不會感到壓迫,可以有更多機會觀察和拍攝牠們。

要拍到鱗胸鷦鷯,必須眼明手快。(陳冠勳提供)要拍到鱗胸鷦鷯,必須眼明手快。(陳冠勳提供)

觀察小滷蛋就像一場冒險

「我們通常會去高山,比如阿里山和塔塔加。」陳冠勳表示,不同山上的鱗胸鷦鷯會有不同的情況,這和當地的氣候與山勢有關。去塔塔加通常不會讓人失望,但每種鳥類的習性在不同地方都會有差異。

鱗胸鷦鷯一般出現在中高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地方。(陳冠勳提供)鱗胸鷦鷯一般出現在中高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地方。(陳冠勳提供)

比如說,阿里山和塔塔加可能是觀察鱗胸鷦鷯的好地方,但也可能牠們不太出現。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牠們,陳冠勳說,「我們還會去太平山。這樣可以比較不同地方的鱗胸鷦鷯,看牠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性到底有什麼不同。」

觀察鱗胸鷦鷯就像是一場冒險,每次去不同的山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就算去了一次覺得不夠,愛好鳥類的人還是會多次回訪,才能真正了解牠們的習性和生活環境。

為了見到鱗胸鷦鷯的廬山真面目,可能要等一整天。(陳冠勳提供)鱗胸鷦鷯不會在空中飛或在樹上跳,也不會在馬路上出現,所以猛禽觀察不到牠。(陳冠勳提供)

最大威脅:棲地被破壞

陳冠勳指出,鱗胸鷦鷯的天敵主要是蛇。高山上超過1,500公尺的地方,平地的蛇幾乎見不到,但有一些高山特有的蛇類,鱗胸鷦鷯最怕這些蛇。至於猛禽類,牠們很難找到鱗胸鷦鷯,因為鱗胸鷦鷯不會在空中飛或在樹上跳,也不會在馬路上出現,所以猛禽觀察不到牠。

鱗胸鷦鷯不太會飛,但牠的腿非常有力。(陳冠勳提供)鱗胸鷦鷯不太會飛,但牠的腿非常有力。(陳冠勳提供)

在臺灣,鱗胸鷦鷯的種群還算穩定,最大的威脅來自棲地破壞。如人們亂丟垃圾等行為會影響牠們的生活環境。雖然鱗胸鷦鷯沒有太多直接天敵,但棲地破壞是牠們面臨的主要問題。鱗胸鷦鷯在高山上的生存還算不錯,但牠們的棲地需要保護。

平時鱗胸鷦鷯都躲在草叢裡,很難看到。(陳冠勳提供)平時鱗胸鷦鷯都躲在草叢裡,很難看到。(陳冠勳提供)

噓~不要洩露鳥巢位置

陳冠勳曾拍過鱗胸鷦鷯餵小鳥的樣子,但他沒有保留那些照片。原因是他不想讓太多人知道牠們的鳥巢位置。「畢竟,有些不肖商人會抓鳥,如果他們知道鳥巢的具體位置和模樣,就會很容易找到牠們。」

4、5月是鱗胸鷦鷯的繁殖孵化期。(陳冠勳提供)4、5月是鱗胸鷦鷯的繁殖孵化期。(陳冠勳提供)

他說,「像這種照片,我連自己都不留,更不會公開。無論是FBI還是其他什麼機構,我都不會把這些資訊公布出去。我們必須保護鱗胸鷦鷯,確保牠們的安全和棲息地不被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