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IMF提議1萬億美元政府救房市計畫 中共拒絕

圖為IMF的標誌。(Olivier Douliery/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IMF的標誌。(Olivier Douliery/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大紀元2024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中共以避免公眾形成「政府兜底預期」為由,拒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使用一萬億美元財政資源完成未完工交付住房的計畫。民間寄望中共更有力救助房地產行業的希望由此破滅。

週五(8月2日),IMF發布中國年度評估報告,其中呼籲中共政府利用中央政府財政資源,保護未完工預售房的購房者。

報告說,北京「應採用一次性措施的形式來提供政府支持,應以足夠低的成本來收購相關資產,且應針對在某個截止日期前預售、且無法通過市場融資完工的房屋提供相關支持」。

報告稱,這項一次性計畫的成本相當於中國四年內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5%。

「雖然存在數據缺口,導致很難準確估計潛在成本,並且這些成本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但工作人員的計算表明,如果實施這項方案,可能會在四年內產生約為GDP5.5%的財政成本。」報告寫道。

按照中國2023年公布的官方GDP計算,這一成本數字將達到近1萬億美元。但中共的官方回應幾乎完全拒絕了這一建議。

中共官方代表、IMF中國執行董事張正鑫在書面回覆中稱,在「保交房」方面,IMF建議「為房地產行業提供一次性中央財政支持」「我們認為,不宜由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財政資金支持,避免形成政府兜底預期,引發道德風險」。

中國在全國範圍內,尚未完工的房子成為爛尾樓,因為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無法按期完工和交付。購房者的情緒受到打擊,因為人們擔心買了卻不能正常入住。

IMF建議,北京應當使用財政資源,減少購房者的損失,幫助破產開發商,對於進入破產程序開發商的不具有商業可持續性的項目,可以使用中央政府資源來完成並交付未完工預售項目,或向購房者提供補償,以成本較低者為準。

IMF還建議說,中共中央政府還可以考慮將一些不可持續的項目轉為保障性住房,並將其整合到經濟適用房項目中。

「如果避險情緒廣泛存在並導致融資不足,阻礙了具有商業可持續性的項目的完工,則可使用中央政府資源提供風險分擔資本或擔保,同時採取嚴格的保障措施確保最終還款。」報告寫道。

彭博社說,IMF的報告暗示了中國面臨的房地產危機的挑戰規模。中國目前正經歷著長期的房地產市場低迷,但當局仍不願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或採取救市措施。

過去兩年,房地產市場困境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障礙。北京不願向房地產行業提供更多支持,部分原因是最高領導人的意識形態,以及希望將經濟增長動力從房地產轉向科技和製造業。

5月份,中共公布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救助計畫,包括由央行提供一筆3000億元人民幣(合420億美元)資金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計畫,遠低於分析師估算的至少1萬億至5萬億元人民幣救助金計畫。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X上說,中國的問題在於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導致行業擴張幅度遠遠超過經濟合理性,中國不可能不經歷房地產行業的重大調整以及房價大幅下跌的過程。

他表示,如果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在於它無緣無故地萎縮,而且其萎縮正在對經濟造成不利的滯後效應,那麼IMF提出的救助提議可能有意義。

中國網民對北京拒絕IMF救市計畫表示不滿。一位網民在微博寫道:「救樓市的目的在哪裡,老百姓就是羔羊,就是忍苦任勞幹活做貢獻,很正常,很現實。」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