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周先生曾是一名朝九晚五的辦公室上班族,雖然工作穩定,但日子過得乏味。他渴望新的挑戰和更高的收入,於是決定轉行從事業務工作。然而,這個看似充滿機會的新領域卻讓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業績壓力如山,頻繁的挫折感讓他感到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隨著焦慮的加劇,周先生開始失眠,經常感到腸胃不適,體重也逐漸下降。生活的壓力和身體的不適讓他深感無力,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在友人的陪伴下,周先生決定不再獨自承受這一切,來到了桃園療養院的身心門診求助。在整合模式的治療中,除了專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診察,並針對個案需求進行了一系列專業檢測,包括睡眠評估、自律神經功能檢測、SEA腦波壓力檢測,以及近紅外光腦光譜儀檢測(fNIRS)。這些檢測幫助醫師全面了解周先生的生理與心理狀況,為個別化的治療方案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在經過短期藥物治療的同時,周先生接受心理治療和生理回饋治療。醫師並根據他的病情,還適當安排了經顱磁刺激(rTMS)和微電流刺激(CES)等先進的腦刺激治療,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這些多元化的治療手段相輔相成,幫助周先生逐步恢復健康。
桃園療養院一般精神科詹佳祥主任指出,周先生的經歷並非個例。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職場壓力和人際關係的劇變,常常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導致適應障礙。這些壓力往往會表現為焦慮、失眠或憂鬱等心理症狀,甚至引發胸悶、頭痛、腸胃不適等身體問題,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單純的生理疾病,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至關重要。
謝文菁臨床心理師表示,壓力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一部分,但個體自身的心理復原力(Resilience)在因應壓力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心理資源,透過心理治療能夠幫助個體提升心理復原力、增加壓力應對能力、促進自我效能和適應力,降低壓力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桃園療養院的身心門診提供整合性的治療,通過詳細的診察和多樣化的治療方法,幫助患者釐清壓力來源,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相結合,讓患者更好地適應生活中的壓力和變化,重拾健康和平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