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德國東部的第一家歐洲工廠20日舉行動土開工儀式,而在同日,歐洲聯盟(EU)也批准通過,德國對台積電晶圓廠合資案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68億元)的補貼計畫。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說,台積電能選擇德國作為歐洲生產基地,「是德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台積電和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 N.V.)與羅伯特博世(Robert Bosch GmbH)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MSC),在德國東部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Dresden)設首座晶圓廠,於20日舉行動土典禮。
據了解,台積電德國廠由台積電持股70%,並負責營運,其餘則是英飛凌、恩智浦和羅伯特博世各持股10%。
德國政府基於去年9月正式生效的歐盟「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對台積電晶圓廠合資案提出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68億元)的補貼計畫,並在20日獲歐洲聯盟(EU)批准通過。
對於台積電設廠,蕭茲說,「這項投資將有助於提升德國和歐洲在半導體生產上的自主性,減少對其他地區的依賴。」未來,德國將持續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僅透過財政補貼,還會擴大國內的生產能力,以確保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
不過,據外國媒體《Politico》報導指出,有觀察家警告,德國與台灣在生產關鍵技術方面的合作,很可能引發德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擔憂。過去幾年,德國擔心其與中國間的利益,保持著不討好台灣的想法,避免刺激到中國。
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亞洲項目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則說,德國會盡最大努力保持這項投資盡可能的商業化,而非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