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29日舉行「外交部文物捐贈儀式」,外交部部長林佳龍代表捐贈故宮12件文物,包含4件銅器、5件瓷器和3幅台灣近代水墨畫。
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首先為外交部秉持全民共享美意,慷慨捐贈文物致上衷心感謝。這批珍貴的國家文化資產,不僅豐富故宮典藏的多樣性,透過博物館專業的保存、研究、展示與推廣,讓民眾從文物認識台灣外交發展的時代意涵,落實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對「全民的故宮」的期望。
蕭宗煌說,在推動文化外交方面,故宮持續發揮影響力。明年慶祝故宮100週年院慶,除了以精彩的展覽活動,歡迎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國際旅客造訪,更首次赴捷克布拉格國家博物館展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以及赴法國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展出「龍展」,讓故宮文物的雋永風華登上國際舞台,與世界締結友誼,成為外交部翅膀的一片羽毛,助力我國文化外交翱翔遠方。
外交部林佳龍部長表示,為拓展台灣國際舞台,展現我國軟實力,外交部推動文化外交不遺餘力,積極向友邦、友好國家與國際社會傳達台灣的精神與價值。今年4月捷克政府通過《國家文物保護法》修正案,完成司法免扣押保障條款,確保故宮文物赴國外展出、展覽期間及展後歸運安全無虞,為台捷友好關係、我國文化外交再添里程碑。
林佳龍說,為豐富故宮近現代典藏,妥善維護珍貴文物,外交部除本次捐贈的12件文物外,後續同意再捐贈故宮爭取入藏的5幅畫作及4幅書法,透過整合跨部會資源推動「總合外交」政策,共同形塑「部部都是外交部,人人都是外交官」的形象。
外交部贈予故宮的12件文物,分別是〈商早期 獸面紋爵〉、〈商晚期 獸面紋尊〉、〈西周中期 回首夔紋簋〉、〈漢 銅鎏金銀洗〉;〈五代 白瓷浮雕蓮瓣式注壺〉、〈元 龍泉窯 青瓷注壺〉、〈明萬曆 青花群仙圖長頸瓶〉、〈明萬曆 青花釉裏紅嬰戲圖碗〉、〈明嘉靖 青花嬰戲圖碗〉;民國黃君璧〈臺員明秀〉、〈綠野山雲〉,以及黃君璧、傅狷夫、江兆申、歐豪年、張大千聯合繪製〈河岳日星圖〉。
在捐贈儀式現場,同時精選展出〈民國 黃君璧 綠野山雲〉、〈商早期 獸面紋爵〉、〈明嘉靖 青花嬰戲圖碗〉三件捐贈文物,由故宮副院長余佩瑾依序介紹。
〈民國 黃君璧 綠野山雲〉是近代水墨畫大師黃君璧,繪於1986年春天的晚年小品,當時畫家已高齡88歲,展現老而彌堅的風格。畫中前景層巒疊翠,與掩映於煙嵐雲影的遠山,圈圍出青山環抱的河谷綠野,空間層次鮮明豐富,表現春雨後水氣氤氳,生氣盎然的宜人景致。
〈商早期 獸面紋爵〉,「爵」是最早出現的青銅酒器類型,此件青銅爵形制為短窄流口、尖尾、扁圓柱帽。器腹上段內收,與器腹下段形成折稜;器壁較直、平底,以凸起的線條勾勒獸面紋,獸眼隱藏於紋飾中較不突出,整體呈現商早期風格。目前這類型的青銅爵,不論出土品或傳世器數量皆不多,是青銅爵發展中的關鍵作品。
〈明嘉靖 青花嬰戲圖碗〉口徑39.8公分,高17.6公分,尺寸相當「霸氣」,是故宮嬰戲圖碗系列最大的一件。碗的外壁描繪孩童們騎竹馬、奏樂玩偶戲、玩紙牌及撲蝶等遊戲,碗心則繪有兩子對弈。有趣的是,碗底貼著一張德文標籤「Chinesische Botschaft Berlin, Nr. 100. 1. Aug. 1947」,譯為「中華民國駐柏林大使館,100 號」與「1947年 8 月 1 日」,形式上分別有打字與用印的不同。
推測此件嬰戲圖碗,應在1935年至1941年間,屬於中華民國駐德意志國柏林大使館的第100號收藏。大使館1941年7月10日撤館後,才用印蓋上「1947年 8 月 1 日」的紀錄,見證中華民國與德國建交的那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