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國際瞭望】中共四處討好卻收效甚微

5月2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起)、韓國總統尹錫悅和中共總理李強在韓國首爾出席第八屆中日韓工商峰會。(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5月2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起)、韓國總統尹錫悅和中共總理李強在韓國首爾出席第八屆中日韓工商峰會。(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Milton Ezrati
北京一定感受到了壓力,因為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對外貿易或投資,各方面都表現不佳。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商人曾經對中國經濟的巨大熱情都已經消退了。

我們很難忽視美國對中國貿易的明顯對立情緒。對此,中共官員近幾個月來開始拉攏發達國家各個領域的政商領袖。在這些嘗試中,如果說北京沒有遭到斷然的拒絕,那也沒有感受到太多的熱情。

北京絕望一搏的根源顯而易見。在國內,嚴重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導致購屋和建築工程減少。房地產危機造成財富損失,再加上其他原因,導致中國消費者不願消費,而中共對民營企業的敵視態度也削弱了企業主擴大投資或僱用新員工的意願。

由於美國、歐盟和日本對中國貿易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排斥,而且這些地區的企業正在積極實現海外業務多樣化,將生產採購從中國轉移出去,使得中國的出口放緩。

由於缺乏國內、國外經濟的支持,導致了北京最近的「魅力攻勢」,目的是重新贏回曾經幫助中國快速發展的外國人的熱情,來幫助提振經濟。

在去年11月於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上,習近平與美國商界領袖會晤,向他們保證中國歡迎他們,並為他們提供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今年稍早,他邀請了一大批美國商界領袖到北京,傳達同樣的訊息。就在那之後不久,習近平前往歐洲向政商領袖傳達了同樣的訊息。

雖然美國人和歐洲人都給予了他積極、禮貌和友好的接待,但這兩次努力都沒有得到實質回應,投資流動和貿易都沒有太大起色,甚至根本毫無起色。

最近,北京對韓國和日本也進行了同樣的嘗試。中共總理李強在首爾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此類會晤,李強此行旨在促進三國之間的貿易,吸引投資進入中國。

在許多方面,李強向韓國和日本做出了與習近平向美國和歐洲做出的同樣承諾,但他更進一步試圖重振三方自由貿易協定,該設想最早是在2012年提出的,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陷入停滯。與此同時,李強強調了這三個國家共同的亞洲傳統,似乎在努力削弱其中任一國或兩國與美國的密切經濟和外交聯繫。

在首爾,每個人都彬彬有禮,如同之前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態度一樣,但李強顯然沒有取得任何實質進展。關於在貿易和清潔能源方面開展合作的言論也都是些老生常談,會議沒有任何具體成果,甚至連一項計畫都沒有,更不用說承諾了。儘管李強堅持將經濟、貿易與外交和安全分開,但安全問題仍然讓會議變得不愉快。

尹錫悅和岸田文雄都向李強施壓,希望中方協助減少北韓飛彈試驗和其他敵對行為。李強並沒有回應這些擔憂,只是警告韓國不要「將貿易政治化」(好像北京永遠不會做這樣的事)。

岸田提到了中共最近在台灣周邊舉行的軍事演習,並提醒李強,台海兩岸的任何活動對日本和國際社會都「極為重要」。他可能還提醒李強,日本甚至比美國更直接的致力於台灣的防禦。而令李強苦惱的是,如果這些問題和其他安全問題不解決,他所尋求的各種經濟方面的進展就無法繼續下去。

毫無疑問,如果北京過去在貿易問題上不那麼高壓、要求不那麼過分、不那麼隨意將貿易武器化,那麼這些示好會更有成效。

舉例來說,在疫情期間,中共切斷了關鍵物資的出口;北京堅持要求在中國經營的外國公司與中方合作夥伴共享專有技術和商業祕密。此外,因領土爭端,北京曾切斷了對日本的稀土供應,現在,在某種程度上,北京當局正在為這種行為付出代價,未能獲得它想要的外國投資。(原泉編譯)

——作者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作家、《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特約編輯、紐約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原文「Desperate for Love in Beijing」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大紀元時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