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老翁滑倒「劈腿」 髖關節 喀啦 彈響

70歲老阿伯因劈腿,髖關節位置受傷(圖中打黃圈處),接受PRP及高濃度葡萄糖針劑治療,第二天腿就能抬起來。(員榮醫院提供)
70歲老阿伯因劈腿,髖關節位置受傷(圖中打黃圈處),接受PRP及高濃度葡萄糖針劑治療,第二天腿就能抬起來。(員榮醫院提供)

文/記者謝五男
摔倒要看骨科?神經外科?一名70歲老翁,月前因天雨路滑摔倒,右腳劈開幾乎180度,後來右腳無法抬起,且右側髖關節處劇痛,先前兩家醫院診斷為「椎間盤突出」,開刀二次未改善。其後至神經內科診斷竟是「肌肉韌帶發炎」,打一針疼痛就解決了。醫師提醒,髖關節疼痛不一定只是脊椎或是骨頭問題,也有可能是肌肉韌帶拉傷,必須仔細檢查。

員榮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勲表示,患者初次來就診,即告知因滑倒「劈腳」,右腳抬不起來,研判為右側髖關節肌肉韌帶受傷發炎,安排身體檢查和影像檢查後,評估為右側外側髖關節彈響症候群,俗稱「彈響髖」。

彈響髖又稱舞者髖

彈響髖是指髖關節在活動過程中發出「喀啦」聲響,大部分的彈響髖不會疼痛,少部分因關節內軟骨受傷會有疼痛、無力的現象。常發生於骨盆過度前傾或臀中肌過緊,造成髖關節位置偏移,此症狀常見於跑者運動員或舞蹈演員。

葉宗勲說明,這個部位受傷,大部分與髂脛束症候群有關,髂脛束是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所形成的帶狀肌腱,當髂脛束或臀大肌附著處發炎增厚時,會磨擦到股骨大轉子,有些患者會出現彈響聲。

在髖關節的周圍肌群上,任何一個地方肌肉緊繃或是無法正常發力,都能造成彈響髖問題出現。髖關節蹲下時,髂脛束會滑動越過大轉子到其前側,增加摩擦力,引起痠痛,出現彈響聲,且有彈跳的感覺,從蹲姿起立、做髖部的內收或內旋動作時,也可能引起彈響聲。

在超音波導引下,患者右髖關節施打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及高濃度葡萄糖,第二天患者右腳已能抬高,一個多月來沒有這麼快活。

葉宗勲說,近一個月來,已有5位以上患者都因此情況就醫,年紀大多在70歲以上,原因有扭傷、拉傷、挫傷、過度使用或過度緊繃。如平日無規律訓練,突然大量運動的民眾、久坐髖部肌群緊繃的上班族、意外扭傷髖關節,皆為彈響髖高風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