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國際瞭望】GDP可以準確衡量經濟現實嗎?

國內生產毛額(GDP)反映的是特定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然而,GDP與現實經濟世界缺乏任何邏輯聯繫。示意圖。(Shutterstock)
國內生產毛額(GDP)反映的是特定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然而,GDP與現實經濟世界缺乏任何邏輯聯繫。示意圖。(Shutterstock)

⊙Frank Shostak
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狀況,大多數經濟學家都依賴於一個名為「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的常用統計數據。GDP反映的是某個特定時期(通常是一季或一年)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

使用這種統計方法的前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而是它們的消費。在GDP中,重要的是對最終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由於消費支出是總體需求的最大部分,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消費需求是經濟中的關鍵生產要素。由於商品供應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個框架忽略了最終商品出現之前的各個生產階段。

GDP的使用,假定了商品的出現是基於消費者的需求。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僅有對商品的需求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先行維持手段。換言之,必須有最終消費品和服務來維持個人在各個生產階段的生活。這就需要實際儲蓄。就未來的經濟成長而言,儲蓄是決定性因素。如果經濟成長需要特定的基礎設施,但卻沒有足夠的前期儲蓄來支撐本期的資本發展,那麼經濟成長就不會出現。

GDP的使用給人的印象就是,生產商品和服務的不是個人的活動,而是這些活動之外的另一個東西,即「經濟社會」(economy)。然而,所謂的「經濟社會」在任何階段都沒有獨立於個人的生命。事實上,GDP並不能告訴我們,在某個特定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是財富創造還是資本消費的反映。透過匯整最終產品和服務,政府統計人員以GDP統計數字將虛構的「經濟社會」具體化。

GDP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為何?

除此之外,「實質GDP」的計算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毫無疑問,要計算總量,必須將多個項目加總在一起,但這些項目必須有共同的單位。然而,將冰箱、汽車和襯衫相加,以獲得最終商品的總額是不可能的。既然無法對實際產出總量進行有意義的定義,顯然也就無法對其進行量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經濟學家採用了商品和服務的貨幣總支出,再除以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平均價格」(average price)。這樣做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假設有兩筆交易。在第一筆交易中,一台電視機兌換1千美元;在第二筆交易中,一件襯衫兌換40美元。第一筆交易的價格為「1千美元/1台電視機」;而第二筆交易的價格是「40美元/1件襯衫」。為了計算「平均價格」,我們必須將這兩個比率相加再除以2。然而「1千美元/1台電視機」無法與「40美元/1件襯衫」相加,這就意味著無法確定「平均價格」。

無論採用哪種複雜的方法來計算「平均價格」,都無法繞過一個基本問題,即無法確定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平均價格。因此,政府統計人員計算的各種價格指數只是任意的數字。如果平均物價指數(price deflators)毫無意義,那麼實質GDP統計也就毫無意義了。

就連政府統計人員也承認,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經濟分析局(BEA),其經濟學家蘭德費爾德(J. Steven Landefeld)和帕克(Robert P. Parker)就認為:尤其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實質GDP是一個分析概念。雖然名稱上是這樣,然而實質GDP並不是「實質的」,因為它甚至在原則上都不能被直接觀察或搜集,就像當前美元GDP,原則上不能作為經濟中「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實際支出總和」被觀察或搜集一樣。蘋果和橘子的數量原則上是可以搜集的,然而它們無法相加得出經濟中「水果」產出的總量。

既然無法定量確定實際商品和服務的總量,那麼政府統計人員得出的實質GDP等各種數據顯然是有問題的。GDP的整個概念給人的印象是存在「國民產出」(national output)這種東西的。然而,在市場經濟中,財富是由個人生產的,屬於個人。商品和服務並不是全部生產出來的。因此,就市場經濟而言,「實質GDP」的整個概念是沒有任何現實基礎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市場自由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就認為,人們可以確定國民產出的價值,即所謂的GDP,這種想法有些牽強附會。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以實質GDP來描述的經濟成長周期性活動軌跡呢?我們只能說,這個百分比與實際經濟成長無關,它很可能反映了「膨脹性貨幣注入」(inflationary monetary pumping)的速度。由於GDP是以美元表示的,因此其波動顯然是由「人為增加到經濟中的美元數量」的波動所驅動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強勁的實質GDP成長率很可能說明真正的財富形成過程正在減弱。

一旦意識到實質GDP所描述的所謂經濟成長,反映的是貨幣供應量成長的波動,我們就會明白,經濟繁榮與財富擴張毫無關係。恰恰相反,經濟繁榮會損害經濟成長最終核心的實質儲蓄池。(請注意,這種經濟繁榮是由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引起的,而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導致各種泡沫活動,從而破壞財富的創造過程。)

掌握所謂經濟成長訊息的目的何在?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要了解所謂的「經濟」成長呢?這類訊息究竟有什麼作用?在自由無礙的經濟中,這類訊息對企業家來說用處不大。企業家所依賴的唯一指標就是利潤和虧損。任何關於「經濟」在某個特定時期成長了4%的訊息,又如何能幫助企業家創造利潤呢?企業家需要的不是一般資訊,而是有關其特定產品需求的具體資訊。創業者本身必須建立自己的資訊網絡,了解特定企業的情況。

與之相對,如果政府和中央銀行對企業做手腳,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政府和中央銀行會透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就GDP統計數據做出反應,因此任何商人都不能忽視GDP統計數字。例如,聯準備理事會(Fed)透過膨脹式的印製貨幣和人為降低利率,並未有助於創造更多繁榮;相反,它啟動了「更強大」的GDP及隨之而來的「繁榮-蕭條循環」,即經濟貧困化(economic impoverishment)的威脅。

結論
既然無法定量確定實際商品和服務的總量,那麼政府統計人員得出的實質GDP等各種數據顯然是有問題的。GDP的整個概念給人的印象是存在「國民產出」(national output)這種東西的。然而,在市場經濟中,財富是由個人生產的,屬於個人。商品和服務並不是全部生產出來的。因此,就市場經濟而言,「實質GDP」的整個概念是沒有任何現實基礎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市場自由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就認為,人們可以確定國民產出的價值,即所謂的GDP,這種想法有些牽強附會。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GDP與現實經濟世界缺乏任何邏輯關聯。儘管如此,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官員對GDP的衡量仍有很大的需求,因為該數據為他們的干預措施提供了理由。GDP的變動並不能為我們提供關於實際經濟的任何有意義訊息。如果有的話,它實際上會對我們造成一種假象。在大多數情況下,強勁的GDP成長率很可能與實質儲蓄的大量揮霍有關。因此,儘管GDP數據「不錯」,然而實際上更多的人可能會發現入不敷出。(全文完,信宇編譯)


——作者肖斯塔克(Frank Shostak)是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的通訊學者,原文「 Is GDP an Accurate Measure of Reality?」轉載自米塞斯研究所網站Mises.org,並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