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斗南分場長黃瑞彰,他的攝影旅程開始於二十年前台東的山海之間。當時,身為台東關山親水公園管理者的他,因為專業攝影師的作品觸發了內心對美的認識。他驚訝地發現,自己每天置身的環境,透過鏡頭的紀錄,竟有著前所未見的美麗。這一契機,讓他開始拿起相機,踏上了攝影的探索之路。
相機技巧與原始美感的結合
與許多攝影家不同的是,黃瑞彰的攝影作品堅持「原圖呈現」。他不依賴後製效果,而是透過相機的技巧,捕捉光影變化和瞬間的美感。他表示,雖然現代數位影像處理技術非常強大,但他更重視攝影的本質,期望透過最原始的影像,來呈現自然景象中不可複製的獨特性。
黃瑞彰喜愛逆光時分,利用晨光的露珠、日出後的霞光,創造出富有層次感的影像。例如他在台南白河拍攝的荷花,清晨的露珠點綴在荷葉上,映照出鮮艷的花色,背景的光線與倒影交織成畫,如油畫般豐富細膩。這種細緻的構圖,是他在相機裡精心調整光線的結果。
生活紀錄與農民的田間故事
隨著年歲的增長,黃瑞彰的攝影主題也漸漸從風景轉向生活紀錄。他現任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斗南分場長,工作之餘,經常走訪台灣各地農村,將農民們的日常田間工作、勞作的姿態,透過相機鏡頭凝結成一幅幅生動的影像。他的作品中充滿對農民生活的關懷,無論是除草、施肥,還是田裡辛勤工作的瞬間,都透著對農業的尊重與熱愛。
黃瑞彰曾多次提到,他最享受的是在田間拍攝時的靜謐與沉思。這些與自然相伴的時光,成為他心靈上的歸宿。在他眼中,每一位農民都是大地的藝術家,他們在土地上的付出,值得被用影像記錄下來,傳達給更多的人。
自然之美與人文情懷的融合
黃瑞彰的攝影不僅限於農村,他也喜歡紀錄自然景觀與人文活動。例如他拍攝的台東布農族射耳祭,捕捉了母親跳舞時,孩子專注目光追隨的瞬間,呈現了文化傳承的意味。在蘭嶼拍攝的獨木舟與大船祭,則融合了遊客體驗活動與藍天海洋的壯闊場景,充滿了悠閒與自由的氛圍。
他曾在高雄六龜天台山拍攝花旗木的綻放,畫面中藍天、白雲與花朵交織的景象,彷彿自然的畫布。他認為攝影就像一種減法藝術,盡可能簡化畫面,讓主題得以清晰傳達,這種單純而直觀的美感,正是他一直追求的。
斗南梔子花園區的個人攝影展
如今,黃瑞彰的個人攝影展正在斗南梔子花開區展出,這次展覽呈現了他二十年來的攝影成果,包括早期的自然景觀作品與近年的農村生活紀錄。展覽中的每一幅作品,都秉持著「原圖呈現」的理念,展現出他對攝影的堅持與熱愛。
其中有一幅作品,拍攝的是台東卑南溪口的原住民捕魚場景。黃瑞彰特別記錄了當時天色剛亮,整片海岸籠罩在紫色的晨光中,這幅作品曾在交通部觀光節上獲獎,成為他攝影生涯中的一個亮點。
黃瑞彰透露,他下一個攝影展的主題將會聚焦於台灣農民的日常生活。他希望透過影像,讓更多人了解農民的辛勤付出,並引發社會對農業與農民的關注。他也不排除在未來嘗試學習更多影像處理技術,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表現力。
攝影中的平凡與美好
黃瑞彰認為,攝影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心靈的放空與自我反思。每個週末,他都會到美濃湖畔,拍攝日出與倒影,享受與大自然相處的靜謐時光。這些平凡而美好的瞬間,成為他生命中的重要片段,也透過攝影,與更多人分享這份來自大自然的純粹與美好。
展出日期:1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