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首顆國產高空通訊氣球 協助災時上網

數發部打造首顆國產國造的繫留型高空氣球,有望提升救災時期的通訊韌性。圖為數發部日前測試成功案例。(數發部提供)
數發部打造首顆國產國造的繫留型高空氣球,有望提升救災時期的通訊韌性。圖為數發部日前測試成功案例。(數發部提供)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為強健台灣通訊韌性,數位發展部24日展示首顆國產國造的繫留型高空氣球。數發部長黃彥男表示,氣球最高可升空到800公尺,提供半徑11公里、最廣達380平方公里的網路涵蓋,其電池可提供長達80小時的服務,未來可應用在救災與指揮系統。

數發部24日在台東縣鹿野高台舉辦「高空通訊平台升空測試與展示」,但因潭美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取消高空氣球升空,不過數發部長黃彥男仍與多位政府部會代表、業界與學界專家共同見證這項創新技術的突破性發展。

黃彥男致詞時表示,台灣天災很多,為了保持通訊韌性,必須發展能夠自己控制的通訊應變系統,這次打造的高空通訊平台是全球少有類似的解決方案,這是台灣自身發展出來的技術,可以說是「台灣之光」,其中的電池可提供長達80小時的服務,未來可應用在救災與指揮系統。

黃彥男說,這項技術的突破將大幅強化台灣面對天災與重大事件的應變能力,尤其在基礎設施受損時,能夠快速恢復通訊,協助災後救援與公共安全保障。

數發部說明,本次展示的高空通訊平台可升空至800公尺的高度並穩定停留,提供半徑達11公里的地面網路覆蓋;搭載獨立能源供應裝置,採用氫燃料電池作為主要能源來源,確保在長時間運作下,能夠提供穩定可靠且低汙染的電力供應。高空通訊平台具備50公斤載重能力,使其有更多的設備選項,可因應更多的使用情境。

此外,該平台能持續滯空超過14天,具有長時間提供穩定通訊服務的能力,提高災害期間的通訊恢復效率,並大幅度提升災區與偏鄉地區的通訊能力,減少數位落差。

活動現場也演示多項技術,包括模擬災害情境下的通訊中斷與恢復過程,透過高空通訊平台提供的臨時訊號,結合無人機進行受困民眾的搜救。

「高空通訊平台」目前在國際上主要有3大類型:無人機、繫留型高空氣球、高空飛船。其中無人機技術門檻高,高空飛船則因消耗大量電力無法長時間提供通訊服務,而繫留型高空氣球具備酬載重量大、可長時間滯空、技術相對成熟。◇

數發部24日台東縣鹿野高台舉辦「高空通訊平台升空測試與展示」,因潭美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取消高空氣球升空,不過活動現場也演示多項技術。數發部24日台東縣鹿野高台舉辦「高空通訊平台升空測試與展示」,因潭美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取消高空氣球升空,不過活動現場也演示多項技術。(數發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