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5 年迎逾1.4萬宮廟 北港進香授證重要民俗

北港朝天宮以「北港進香」獲列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政府提供)
北港朝天宮以「北港進香」獲列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政府提供)

文/記者廖素貞
北港朝天宮是國內第一個獲得2項重要民俗「北港進香、朝天宮迎媽祖」的保存者。文化部長李遠日前頒授民俗認定證書時說,北港朝天宮帶來的不只是無形的宗教,從進香的儀式、各宮廟來這邊的儀式、陣頭還有組織,幾乎組成了臺灣社會的全部,非常值得保留。

「北港進香」今年5月被公告登錄為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則被認定為保存者。 文化部指出,「北港進香」的歷史,最早的文獻可追溯至西元1814年(嘉慶19年)「彰化南瑤宮老大媽會合約」,以及道光年間一般古物「北港朝天宮進香旗(道光貳拾陸年款)」,可推測其長達2百多年的歷史脈絡。

北港進香保存各地陣頭組織和各宮廟的傳統科儀。(雲林縣政府提供)北港進香保存各地陣頭組織和各宮廟的傳統科儀。(雲林縣政府提供)

除了推動進香文化保存,北港文武陣頭、熱心商家、民眾自主透過接駕、接待,展現北港進香獨特文化。(文化觀光處提供)除了推動進香文化保存,北港文武陣頭、熱心商家、民眾自主透過接駕、接待,展現北港進香獨特文化。(文化觀光處提供)

北港朝天宮每年進香團約有3千團以上,近5年總共有1萬4千多間宮廟來北港朝天宮。(雲林縣政府提供)北港朝天宮每年進香團約有3千團以上,近5年總共有1萬4千多間宮廟來北港朝天宮。(雲林縣政府提供)

北港朝天宮除具有國定古蹟身分,更是國內第一個獲得2項重要民俗「北港進香」、「朝天宮迎媽祖」的保存者,其結合全臺宮廟、進香團及信徒香客,共同傳承「北港進香」期間各項文化傳統。

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北港進香」泛指全臺各地宮廟、信眾前往北港朝天宮刈火、會香或參拜等宗教民俗活動,是臺灣媽祖信仰中具代表性,且進香團數量最多的活動,每年進香團約有3千團以上,不僅是區域性宗教活動,更成為全臺宗教傳承文化。

「北港進香」獲頒無形文化國家重要民俗認證書。(記者廖素貞/攝影)「北港進香」獲頒無形文化國家重要民俗認證書。(記者廖素貞/攝影)

北港朝天宮的三寶之 一 ,媽祖文物《天后昭應錄》正在修復中。(記者廖素貞/攝影)北港朝天宮的三寶之 一 ,媽祖文物《天后昭應錄》正在修復中。(記者廖素貞/攝影)

會後縣長張麗善參觀朝天宮文物修復中心。(記者廖素貞/攝影)會後縣長張麗善參觀朝天宮文物修復中心。(記者廖素貞/攝影)

來自各地的進香團隨同宮廟陣頭前往北港進香,保存各地陣頭組織和各宮廟的傳統科儀,北港朝天宮尊重進香的傳統禮儀,維護各地進香的民俗特色,從清代發展至今,雖隨著時代演變,其祭典儀式、香境香路及各進香宮廟藝閣、陣頭迄今仍維持一定的傳統性,並富含在地文化特色。

李遠表示,國家重要民俗認證舉辦15年頒了23個認證,第23個是「北港進香」,而雲林縣有5個國家級「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就占了2個。北港朝天宮在傳統進香科儀、陣頭與組織,未因時間與社會變遷而出現大幅度改變,是臺灣最接地氣,同時保持最多最初廟宇信仰精神的廟宇,非常值得保留。

民眾持香拜拜祈福、求好運道。(雲林縣政府提供)民眾持香拜拜祈福、求好運道。(雲林縣政府提供)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說,「不管是媽祖系統或其他的主神,來貼香條都是北港進香,這是我們的專有名詞。」經過統計,5年總共有1萬4千多間宮廟來北港朝天宮,希望傳達媽祖善與愛信仰,和平與祥和的理念,讓世界看到臺灣的宗教文化、看見臺灣。

授證儀式,現場來自海內外友宮廟宇共同分享北港朝天宮榮耀。(記者廖素貞/攝影)授證儀式,現場來自海內外友宮廟宇共同分享北港朝天宮榮耀。(記者廖素貞/攝影)

文化部今年5月公告登錄「北港進香」為重要民俗,並認定「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為保存者,15日文化部長李遠親臨頒授重要民俗認定證書,由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代表接受證書,雲林縣長張麗善到場見證。(記者廖素貞/攝影)文化部今年5月公告登錄「北港進香」為重要民俗,並認定「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為保存者,15日文化部長李遠親臨頒授重要民俗認定證書,由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代表接受證書,雲林縣長張麗善到場見證。(記者廖素貞/攝影)

縣長張麗善致贈「民之所望」匾額,恭賀「北港進香」獲國家重要民俗認證。(記者廖素貞/攝影)縣長張麗善致贈「民之所望」匾額,恭賀「北港進香」獲國家重要民俗認證。(記者廖素貞/攝影)

雲林縣長張麗善提到,在廟宇當中看到剪黏、彩繪、大木作、小木作,還有錫雕、鑿花,這些都要透過文化保存,讓它能傳承延續,甚至發揚光大。

「越在地,越國際。」李遠強調,民俗文化最能夠讓世界看見臺灣是什麼、臺灣的文化內涵是什麼的元素。將會持續與雲林縣及北港朝天宮合作,維護這得來不易的傳統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