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危老建築預估2036年將突破700萬棟,影響居民安全,但台北市等大都會區的都市更新率相當低,多數住戶與建商未獲共識,導致許多老舊建築無法有效更新。台北市不動產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銀宗表示,自主更新因為有利潤回饋給住戶的優點,已成為新的選項,台灣首創的「自主都更AI快易通平台」正式上線後,可望幫助住戶實現「自己家園自己蓋」的願景。
楊銀宗指出,台北市100棟建物中有70棟老屋,一個都更案件牽涉的住戶從30、50戶,甚至多達100戶,由於攸關生命財產安全,住戶認為被建商占盡便宜,就可能導致對都更卻步,實際推動相當困難。
楊銀宗說,102年發生的士林文林苑事件歷歷在目,促使內政部於106年提出修法,被認為是「自主都更元年」,讓都市更新不再只有與建商合建的單一路徑,可以讓地主或住戶選擇成立更新會(相當於建商角色),就能自行發包、營造、蓋新屋。
楊銀宗認為,在台灣都更要找優質級營造與技術基本技術都沒問題,順利交屋甚至保固15年都是基本配備。雖然自主更新架構與建商合建蓋出來的量體及所有權狀,包括法定容積、容積獎勵差異並不大,關鍵是建商會抽成約25%至30%的合理利潤,從重建新屋後分出。住戶若選擇自主更新就能全部省下來並回饋住戶,這是最大的優點。
他說,「自主都更AI快易通平台」等於打開資訊不對稱的「黑盒子」,讓民眾有「知的權利」,可以了解房屋重建成本,一切公開透明,就算住戶最後選擇與建商合建,也能知道建商的利潤區間,不會因為資訊落差而降低都更意願。
「自主都更AI快易通平台」榮獲113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補助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個別創新案,提供民眾即時查詢、圖資整合、初估土地坪效試算、更新範圍查詢、影響分析等功能,使資料透明、易查並以可視化呈現。
對一般民眾而言,現行的更新流程複雜,居民需要調閱多達20種以上的圖資,不僅繁瑣,也容易遭遇詐騙或遭遇無助。
房地共利網工程師李文顯表示,住戶運用「自主都更AI快易通平台」,只要輸入地籍等資料後,按下試算鍵,就能將基地相關資訊撈出並整合,提供試算坪效參考。所謂坪效,就是地主的一坪土地未來重建後,可蓋出多少坪建物的資訊,這是住戶最關心的數據之一。
李文顯指出,平台無形中也節省推動危老重建的時間,地主甚至在平台中能透過AI試算出案件的成功率,讓住戶對自主都更重建更有信心。
民眾袁小姐表示,過去屋主需要到很多政府網站一個個查找資料,現在只要輸入地號、建號、地址後就能一鍵取得,節省非常多時間。她說,自身不會計算坪數或換算坪效,但現在接觸到的只有這個平台有廣泛蒐集這麼多訊息,這是別的平台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