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關注詐騙議題,立法院司法委員會21日也邀請相關單位進行專題報告,內政部指出,外籍移工涉詐案件有上升趨勢,其原因有同儕影響、法律意識薄弱、經濟壓力,而2019年至今年10月查獲少年涉詐人數達1萬1,191人,其涉案主因為同儕引薦。
立法院司法委員會21日邀請法務部長鄭銘謙等人就「如何遏止移工及青少年淪為詐騙集團工具,及打詐四法施行後相關子法及配套措施進度與具體成效之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內政部書面報告指出,涉詐移工人數,2022年382人,2023年716人,2024年1月至9月711人,顯示涉詐欺犯罪案件有上升趨勢。至於國籍分布,越南籍移工涉案人數556人、泰國35人、印尼64人、菲律賓56人。至於移工從事詐騙的原因有三,分別為同儕影響、法律意識薄弱、經濟壓力。
關於青少年涉詐態樣分析及查緝情形,內政部表示,經統計,自2019年到今年10月查獲少年涉詐共1萬1,191人,其中為車手或車手頭角色計6,609人,占總人數之59.06%,另自願性人頭帳戶亦有2,443人,占21.83%。
內政部指出,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警察機關查獲詐欺犯嫌年齡分布仍以18~64歲青壯年為主,占比93.27%。至於少年涉詐原因,主因為為同儕引薦,輔以金錢引誘又無技術門檻,致使少年常因思慮不周而加入詐騙集團擔任共犯。
針對打詐四法具體成效,法務部書面報告表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以《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起訴案件共7件。另因同條例第48條新增擴大沒收規定,依刑法規定適用裁判時法,目前計有269件起訴案件適用擴大沒收。
法務部指出,截至今年9月30日受管制金融帳戶數共32萬2,301戶;虛擬資產業者暫停或關閉自然人帳號計2萬4,292戶(次)、法人帳號計16戶(次),拒絕申請開立新帳號自然人計1,279人(次);第三方支付帳戶凍結數據為「終止服務」與「限額交易」共1萬4,312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