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美中生技發展共生 威脅美國

美國依賴中國提供原料和設備 中國依賴美國培訓人才 雙方的需求交織使智財竊盜行為很難根除

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諮詢委員會」就「中國軍民融合戰略中的生物技術」發表研究報告。圖為中國研究人員進行病毒核酸檢測。(Greg Baker/AFP)
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諮詢委員會」就「中國軍民融合戰略中的生物技術」發表研究報告。圖為中國研究人員進行病毒核酸檢測。(Greg Baker/AFP)

【記者吳香蓮/編譯】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諮詢委員會」(ISAB)近日就「中國軍民融合戰略中的生物技術」發表研究報告,揭露了中共的生物技術發展目標、實施和對國際生物安全的影響。

11月12日,該委員會主席多恩(Edwin Dorn)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備忘錄中說:「中國(共)已將生物技術確定為可以讓一個國家主宰下一場軍事革命的領域之一。根據其戰略,中國(共)尋求將現代技術應用於軍民融合,以便到2049年把中國軍隊發展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他們已將生物科技列為研發重點。」

多恩表示,委員會的目標是向國務院等聯邦機構建議美國如何適應變遷中的全球生物技術格局,特別是在與中共進行「戰略競爭」的背景下。

報告指出,中共政府對「生物科技的重視最為顯著,從2016年至2021年,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估計成長至3千億美元(約新台幣9.8兆元)以上,成長了100倍」。

報告提到,中共的國家生物科技策略「模糊了公營與民營部門、民用與軍用計畫之間的界限」,中共利用合資企業和商業力量來支持軍事目標,提升中共軍隊的能力;產業都要依賴中共控制的管道,從製藥前體到醫藥、農業創新所需的資料,及製造業的生物合成途徑等,這與美國希望「透過國內和國際生物科技合作夥伴關係,為重要的藥物和化學品建立永續、多元且有彈性的供應鏈」的目標背道而馳。

報告總結了中共致力於軍民融合的特點: 一、消除民用和國防部門之間的障礙,促進技術、人才和資本之間的直接流動;二、利用民間獲取國際技術、投資、研發和夥伴關係的機會,來發展中國的軍事和情報能力; 三、系統性轉移技術,以確保中共軍隊贏得開發和整合一系列關鍵和新興軍事應用技術的競賽,包括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量子運算。

在中國的各種戰略文件中,生物技術經常出現,包括「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官員的一篇文章,列出了以下任務:強化生物安全軍民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傳染病疫情防治協調;推動生物安全相關基礎設施與平台共建;加強生物安全監測預警體系,提升國防能力。

由於中共企圖全面研發民用和軍用生物技術研發,並加大軍隊現代化建設力度,一些分析人士對於中共成為「生物技術領域投資的領導者」提出警告,指出中共「資助基因編輯、人體功能增益和其他用於軍事目的的生物技術應用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對潛在風險的擔憂」。

報告引述「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分析表明,中共軍事戰略專家發表的出版物越來越多,重點關注生物學和生物科技作為軍事戰略的新領域。這意味著中共軍事專家廣泛思考「如何利用生物技術來提高進攻能力」,和實現經濟競爭的野心。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文章指出:「自2016年以來,中央軍委資助了軍事腦科學、先進仿生系統、生物和仿生材料、人體功能增益和『新概念』生物技術等領域的計畫。」

分析認為,中共推行「軍民融合」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從民企中引入資金和技術支援軍工,另一方面利用民企的幌子竊取外國技術,其目的為增強其軍事能力。分析認為,中共推行「軍民融合」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從民企中引入資金和技術支援軍工,另一方面利用民企的幌子竊取外國技術,其目的為增強其軍事能力。(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中共取得技術的各種手段

為了實現生物技術目標,中共進行長期投資,為中共支持的企業打開新市場,同時獲取外國技術、知識,並透過合法和非法手段獲取智慧財產權。

報告指出,在生物製藥領域,中共歷來以不公平和非法手段資助中國企業竊盜智慧財產權。這些手段包括:一、給予國內企業極大優惠補貼和監管優勢,包括歧視性審查程序、價格管制、出口融資和採購政策,以及扭曲市場,迫使外國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成立合資企業。

二、施壓合資企業,迫使外國合作夥伴進行技術轉讓,使中國國有企業取得其資產、數據和智慧財產權。

三、投資美國公司以獲取寶貴的生物和基因數據,同時嚴格限制美國企業使用中國控制的基因資料庫。

四、支持智慧財產權竊盜,從透過間諜活動、網路竊盜或駭客行為竊取數據,到招募中國公民在美國大學或公司進行研究,並帶著他們的技能、知識、竊取的數據或資料返回中國。

生技雙重用途 衍生國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的成長與美國的成長交織在一起。美國目前依賴中國公司提供用於研發和生物製藥的製造物資和設備,而中國則依賴美國對基礎研究及基於研究的培訓,來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二十多年來,中國公民在美國的外國科學家中占比最大,為美國的整體創新做出了貢獻。

然而,當技術本身構成雙重用途風險,或美國與中國出生的研究人員之間存在敵對關係時,智慧財產權竊盜或轉移、濫用技術就會成為美國的國家安全問題。

中共有強烈動機竊盜技術

報告說,鑒於中共優先考慮生物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北京有強烈的動機招募在美國學習和工作過的相關技術人員,到中國國營或國家支持的機構工作,帶回他們的知識和技能。雖然生物技術公司和大型研發公司不願透露智慧財產權竊盜的細節,但法庭文件和其他公共紀錄描述了生物技術領域(生物製藥和農業應用)的大規模智慧財產權竊盜」。

廣為人知的法律案件包括為輝瑞工作的中國公民,竊取mRNA疫苗的研究數據,及在美國的中國公司竊取製藥公司的商業機密。

報告表示,中國和美國研發的相互交織使得根除智慧財產權竊盜行為變得困難;美國司法部被指控在缺乏經濟間諜活動或影響國家安全證據的情況下,透過「研究誠信」針對華裔科學家進行調查,導致了人才流失,對美國創新產生了負面影響。

報告建議美國建立全球體系

最後,報告建議美國國務院和其他政府機構採取措施,發展一個全球生物技術體系,讓合作夥伴在科學研究和貿易方面進行合作,以應對中國生物技術軍民融合計畫所帶來的挑戰。

報告展望未來,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控制關鍵藥品的數據或供應鏈,而是根據美國及其合作夥伴的共同做法和價值觀,在充滿競爭的全球生物經濟中做出貢獻。這需要採取長期策略,並且需要國務院的領導來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全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