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是完美的隱性稅收,政府透過發行更多法定貨幣使貨幣貶值,部分減少了其實質債務,徵收更多的稅款,並以越來越不值錢的貨幣提供補貼,以應對物價上漲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社會主義和惡性通貨膨脹相伴而行的原因。
社會主義否定人類的行為和經濟計算,並傳播一種政府可以透過發行更多法定貨幣隨意創造財富的虛假形象。顯然,當通膨來臨時,社會主義政府使用其最喜歡的兩種工具:宣傳和和鎮壓。宣傳係指責商店和企業抬高物價;鎮壓則發生在社會動盪劇烈、公民合理要求政府對物資短缺和高物價負責的時候,這兩者是主要策略。
政府擴權造成通貨膨脹
如果人們希望降低物價,就需要減少政府的經濟權力,而不是增加。只有自由市場、競爭和開放的經濟體,才有助於降低物價。許多讀者可能認為,我們目前擁有競爭和開放的自由市場,但現實是我們生活在干預越來越多並過度監管的國家,中央銀行和政府致力於使導致破產的公共赤字和債務長期存在。因此,他們繼續印更多錢,這使得許多人質疑為什麼家庭越來越度日維艱或買不起房,或者小企業難以繁榮。政府正在逐漸侵蝕其所發行的貨幣,他們稱之為「貨幣的社會用途」。
什麼是「貨幣的社會用途」呢?從本質上講,這意味著放棄貨幣的主要特徵之一:儲存價值;讓政府優先獲得信貸,以資助其做出的承諾。因此,國家可以宣布大規模的福利計畫,並擴大公共部門的規模,從而形成自我實現的預言。國家發行更多貨幣,這使得人們的錢變薄,民眾變得更加依賴國家,公民變得更加依賴國家,他們將要求更多補貼,這些補貼是以國家發行的貨幣來支付的。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個透過債務和貨幣貶值進行控制的過程。
物價指數未反映貨幣購買力
在政府和中央銀行眼裡的價格穩定,是指貨幣每年貶值2%。總物價平均上漲2%根本不能算是物價穩定,因為物價穩定是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衡量的,而這個物價指數是由印鈔的同一群人所精心設計的一籃子財貨和勞務加權計算出來的。因此,政府喜歡將CPI作為通膨的衡量標準,它未能充分反映貨幣購買力被侵蝕的狀況,這就是為何以計算CPI的籃子所含物品而算出來的通膨,會波動如此頻繁的原因。
即使它準確的衡量了籃子裡所含物品的種類,它也會低估不可替代的財貨和勞務的價格上漲,因為它會把我們每年最多只消費一次或兩次的物品添加到計算的籃子當中。當你把居住、食物、健康、能源與科技和娛樂放在一起時,總是會出現扭曲。
因此,政府和央行永遠不會維護物價穩定。如果整體物價降低、競爭加劇、公民的實際工資上升、存款的實際價值增加,政府的職位將會消失。
印鈔的央行推動物價上漲
當像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這樣的央行,在四年內累計通膨達到20.4%後降息,並增加貨幣供應量時,並不是在維護價格穩定,而是在維護價格上漲。這個策略係使用貶值的貨幣來掩蓋政府財政的破產。
由於國家發行的貨幣超過民間部門的需求,因此政府透過支出不斷失去購買力的貨幣,進而造成通膨。沒有任何企業或所謂的邪惡石油生產商能夠讓總價格上漲,並且每年以較低的速度持續上漲,只有印鈔的央行才能做到這一點,而央行印鈔不是因為他們想印,他們增加貨幣供應是為了吸收不斷增加的公共支出赤字。
通膨是貨幣信心下降的警示
通膨是一種隱性稅收,是經濟國有化的緩慢過程,是在不激怒選民的情況下增加稅收的完美方式,同時在此過程中怪罪民間企業。消費者更可能將漲價歸咎於商店或企業,而不是貨幣發行者。
政府為何希望漲價?因為這能賦予它們更大的權力,破壞它們所發行的貨幣是一種完美的控制手段,這就是為什麼它們需要更多債務和更高的稅收,高稅收並不是減少債務的工具,而是為不斷增加的公共債務尋找理由。
人們可能聽過無數次以下的說法,亦即政府擁有無限的借貸權,能夠管理通膨,讓人們過上舒適的生活。這是錯的,政府並不能隨意發行所有想要的債務,它受到通膨、經濟和財政的限制。
通膨是貨幣信心下降、購買力喪失的警示。經濟限制體現在成長減速、就業率降低、實際工資疲弱、長期停滯,及外國對公債的需求下降等方面。
財政限制則體現在即使在低利率的情況下,利息支出仍會飆升,每次政府加稅都會削弱收入,公民和企業會遷往稅率更低的國家,所有這些都使政府支出的不良或負乘數效應惡化。
降低物價與限縮政府權力
如果想要降低物價,就應該限縮政府的經濟權力,而不是增加。
如果一個政府告訴你,它將在經濟成長並創造創紀錄收入的情況下,每年借入2兆美元,將持續增加債務和借款直到2033年,那麼就等於是在告訴你,它會讓你的變更窮。
當政治人物承諾要降低物價時,他們是在說謊,疲弱的貨幣是增強政府在經濟中權力的工具,當人們發現的時候可能為時已晚。
貨幣是信用,而由央行發行國債就是發行法定貨幣,會造成貨幣貶值。貨幣貶值就是通膨,通膨則相當於隱性違約。沒有任何干預主義的政府或央行希望價格下降,因為通膨使政府能夠增強其權力,同時逐步違反其財經承諾。(小標為編輯所加,原泉編譯)
——作者拉卡勒(Daniel
Lacalle)是對沖基金特雷西斯(Tressis)的首席經濟學家,著有《自由還是平等》(Freedom or Equality,
2020)、《逃離央行陷阱》(Escape from the Central Bank Trap, 2017)等著作。
原文「No Central Bank Wants to Stop Price Inflat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