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米食消費量,農糧署輔導全台47所國小辦理食米學園計畫,鼓勵學校結合在地資源,將米食融入課程及課外活動中,自2016年推動至今,參加學童累計超過6萬名,盼食米教育向下扎根。
「食米學園」計畫鼓勵學校以「稻米」為主軸,並依在地農業資源特色,結合米食文化傳承與節慶禮俗融入各學科課程,課程涵蓋米蛋糕義賣、製作糖霜米餅等,農糧署6日公布獲獎學校。
農業部農糧署主任祕書陳啓榮表示,過去每年每人食米量超過100公斤,但據最新統計,2022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為43公斤,相較過往減少很多,若稻米消費量減少,就可能會影響到糧食安全,這已成為國安層級的問題。
陳啟榮也說,水稻田是台灣農村最重要的文化,若稻米消費量減少,導致產業萎縮,不但產業經濟受到影響,台灣稻米文化也可能會漸漸消失,因此藉由食米學園計畫,提升孩童對稻米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提振台灣米食消費量。
陳啟榮也說,計畫內容中,學校會教導孩童手工插秧、親近土地,藉由推廣稻米文化,孩童也會更愛惜食物,降低營養午餐剩食率。
本次獲得評鑑績優學校之一的宜蘭岳明國民中小學,學務主任李坪鍵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學校的種稻體驗放在五年級,重點為「永續食農」,採取無害的耕作模式,有些家長是社區小農,也會協助學生友善農耕,涵蓋除螺、插秧、除草,到收割,今年更增加打穀及晒稻體驗,讓校園內能重現過去晒稻情景。
另外,學校也將食米教育放入爬山課程中,李坪鍵說,中高年級學生會有爬山的課程,像是宜蘭抹茶山,如果過夜就會煮學生自種的白米。
李坪鍵表示,高山上煮白飯,最大的困難點是高山氣壓,因為高山沸點較低,即便煮沸,還需要加上「悶」的技巧,才能將白米飯煮熟,學生也樂於挑戰這部分,但若白飯沒熟就要調整方式,像加水煮成稀飯等應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