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老人免健保費 五大醫團反彈

恐加劇青壯世代負擔 衝擊健保永續

圖為健保的標誌。(記者宋碧龍/攝影)
圖為健保的標誌。(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常懷仁/台北報導】立法院會27日排審《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由於條文涉及「所得稅級距未達20%的65歲以上老人免繳健保費」,引發各界反彈,五大醫界團體擔憂,修法後將加劇世代不公、損害健保永續。最終該法並未完成三讀。

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在野黨立委提出多個版本修改《老人福利法》,其中最寬鬆版本為65歲以上長者,所得稅率未達20%、年收入121萬元以下免繳健保費,引發外界議論。

強化地方角色 補助低收入戶

五大醫界團體擔憂加劇世代不公、損害健保永續,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反對修法,並呼籲《財劃法》修法應強化地方角色,以協助地方政府,補助低收入戶長者健保費。

「我國政府對於低收入或經濟困難者,已有社會福利補助保費,社會福利補助財源來自於稅收,其占政府預算比例之成長已是各部會之首。」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中央政府若再補助350億元為長者繳交健保費,將嚴重排擠其他預算支出,對醫療本業投資更無實質效益,建議《財劃法》修法時,應設計機制,將補助低收入戶長者健保費相關資源,交由地方政府分配。

洪子仁說,老年族群醫療利用率,遠高於其他族群,免除長者繳納健保費政策,將直接衝擊青壯年人的負擔,健保收入高達七成來自青壯年人口繳付的薪資所得,預計至2070年,15至64歲青壯年勞動人力將較今年短少920萬人,而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多了248萬人,這樣的分配方式已明顯加劇世代不公平,更損害健保永續。

滿足當代需求 恐危及後代子孫

洪子仁說,將有限的公共預算優先用於最需要幫助的族群,才是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建請政府在目前醫界各種迫切的困境之下,將資源優先用於增加我國醫療健康投資,追求健保永續。

五大醫界團體呼籲,政府與立法機構正視世代正義及健保永續的重要性,不能只想滿足當代的需求,而危及後代子孫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應立即擱置此修法提案,重啟廣泛的公民對話,聽取專業意見,設計更細緻合理的健保補助機制。健保改革應堅守公平性、永續性及資源有效運用的原則,避免因讓利部分族群,而損害全民利益。

老人不該與弱勢畫上等號

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莉茵也說,自己也是長者,但老人不該與弱勢畫上等號,目前健保費補助僅針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而台灣社福資格門檻較高,有些長者因家人持有房產,即不符補助資格,但實際上生活仍然拮据,也未必有人撫養,建議可適度放寬健保費補助資格,但仍遵守排富的原則,並以級距設定不同繳款額度,急重症長者也應有免繳機制。

「健保議題不是立院中討論即可,必須由精算師等專業人員精算。」陳莉茵表示,健保制度應考量人口變遷,目前許多戰後嬰兒潮族群將步入65歲以上年齡區間,成為長者,這群民眾擁有較多資本,有能力、也不排斥繳交保險,因此排富機制相當重要。全民健保必須從財務供需層面考量,尤其健保制度成立20年,應針對收支制度全面檢討。

陳莉茵強調,健保是互助互利的治療風險分攤制度,要讓醫療體系正常運作發展,才是全民健康、國家利益之福。

醫界:應精密計算再決定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27日出席一場肺癌活動時表示,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也逐漸增加。必須經過精算後再做最終決定,才是合理的做法。

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也說,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如果有接近一半的民眾不用繳健保費,那健保財務要如何承擔;雖然這項政策出於美意,但是否能夠長期承受,仍需要深思並進行精算。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也直言,他認為以所得稅率級距當作門檻並不合理,65歲以上怎麼能算國民所得,「65歲以上很多人早就賺飽飽退休了,房子都在收租了。」他強調每個人都會老,使用者付費,年紀越大用越多,現在反而年長者不用繳錢,「這樣要叫年輕人怎麼辦?」

時力:亂撒錢加劇世代不平等

時代力量27日表示,《老人福利法》修法就是在亂撒錢,此舉不僅將增加每年350億元的支出,更將嚴重的加劇世代不平等的問題。台灣未來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會大幅度的增加青壯年世代的負擔,更無法解決健保長期以來的虧損問題。

時代力量指出,這種大撒幣的修法只是在做政策買票,根本無助於財政紀律,也忽視了世代正義的基本原則,不僅將破壞健保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更排擠到罕病、癌症患者等急需使用醫療資源者的權益。

最後,時代力量強調,全民健保是台灣社會的重要資產,也是許多人命懸一線的重要支持。短視近利的胡亂修法,繼續加重年輕世代的重擔,讓台灣社會的世代對立加劇,無助國家團結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