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内涵被讚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獨步全球,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內涵與起源、成因背景。
起源於何時?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在中華文化中是非常早的,可溯源上古。楊泉《物理論》說在神農氏時代,提高農事收成的要務就是調正節氣的時點:「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氣,審寒溫。」
在周朝時,春官的職掌之一就是「正歲年以序事」(《周禮‧春官》)。這裡所說的「歲年」,正是節氣。在周代是以節氣、四季作為官府行事、教導人民務農、一年作息的依循。而在戰國時代的《逸周書‧時訓解》中已經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節氣中的代表物象)的記載。
西漢劉安《淮南子》指出,二十四節氣的演替規律生於太陽的運行,並指出一年有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日行一度,十五日(十五度)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
古人取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的一、二個字編成二十四節氣的念誦口訣,讓人在趣味中記誦:
快速記憶口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述歌訣分別對應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節氣如何形成?
節氣的產生起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位置變化。太陽主宰著地球上春夏秋冬的更替及各地氣候。由於地球公轉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軌道內部的一個焦點上,因此地球在一年中距離太陽的遠近也逐日有所不同。又因地軸對應於南北連線傾斜了23.5度,所以隨著地球自轉與公轉,地球上各地受太陽光照射時,直射或斜射的角度、照射時間的長短,在一年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綜合這種種因素,醞釀出不同的節氣。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節氣也發生著漸進的變化。
從地球看太陽,太陽在天球上一年中視行的環形軌跡,我們稱之為黃道。如果在黃道上來一趟旅行,那麼二十四節氣就像是黃道這條路上的里程標誌,反映氣候特徵、寒暑情況或是農作物的生長狀態。
古人以太陽在黃道上視行每15度定一節氣,以冬至為起點(下方有詳細說明,現代西方則以春分點為黃道的零度),由此劃定了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區間。
由節氣的制定,反映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早發與發達情況,發達的天文學使得中國的曆書文明領先西方。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專家、英國王家學會(Royal Society)院士李約瑟教授在所作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說到:「中國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堅毅、最精確的天文觀測者。有很長一段時間(約西元前5世紀~10世紀,1,500年的時間)幾乎只有中國的紀錄可供利用。」
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候
中華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故而最初的二十四節氣的訂立,是以黃河流域的節氣景象, 及農作物生長情況為根據的。每個節氣中都有最顯著、最特別的物候現象,以五日為一候,一節氣中有三候,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
不同的緯度地區,節氣現象自然也有差別。元代吳澄考訂南北物候的差異,廣取諸家和《說文》、《埤雅》等書的解釋,又詢問了農牧之家,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物候現象。
一年節氣為何以冬至為首?
造曆者以「冬至」為首,源於「造曆者以上古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曆元」(《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註‧離婁章句下》),冬至即是曆法週期的起點。
《正字通》說「先求日至(冬至日南至)以定曆元」。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即可利用日影測量時間、季節,這是最簡便的日晷儀。利用日晷儀來測量季節,最容易測得的就是冬至日。
據全年觀測所得的結果,夏天日影最短(因太陽位置較高),冬天日影最長。在一年裡中午竿影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
黃曆配合節氣序歲,黃帝曆以「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是為新年正月,冬至日就是元旦,標誌著一元復始。周代也是以冬至為元旦。人們說冬至是「歲首」,過了冬至長一歲的俗語就是這樣來的。
二十四節氣日期是固定的嗎?
因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對應陽曆的,所以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但是太陽的回歸年(連續兩次經過同一節氣點的間隔時間,例如從冬至點回到冬至點的時間)不是整數,在365天之外還有餘數,所以經過閏年的調整,節氣所在之日的落點會有一、兩天的差別。
民間有《二十四節氣七言詩》,可作為認識節氣的參考: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西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節氣中的人生智慧
冬至日一元復始的意義,對應到它的一個節氣特徵——冬至「一陽生」。冬至之卦是「復」卦(地雷復),爻象為五陰一陽,冬至一到,雷藏於地下,雷象徵的是動,微微的陽氣已經從地底萌生,雖然萬物仍在冬眠之中,然而春天的生機已經在地底下萌生,顯示「一陽生」的跡象。
「一陽生」在隆冬中振奮人心,對人來說,傳遞著「春天已經不遠了」的訊息,人心也受到鼓舞!半年後到了盛暑的夏至日,卻是「一陰生」的時刻,讓人心生警惕!
生活在節氣的循環往復中,在陰陽演遞的變化下,使用黃曆的人們,受到天人合一哲學的啟蒙。中華民族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強調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等理念作為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以節氣的陰陽變化為經緯,指導人怎樣保養生命,從古至今受人推崇。
「節氣」文化展現人與天地相應共生的智慧,中華民族的先人用它來指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使得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與氣候與季節變化取得了自然的平衡。透過人與土地相生與天候相應的體驗下,它給人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