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日前也表示,基於寵物源頭管理,該部規劃推動家養寵物分級管理制度,目前已完成1,565個物種評估,未來依物種特性陸續將以黑名單(禁止飼養)、灰名單(符合條件下可飼養)及白名單(一般飼主管理)進行管理。
羅廷瑋協同動物專家、律師及相關協會舉行記者會。羅廷瑋表示,分級制度看似立意良善,但他們擔心過程黑箱,以及是否有根據寵物特性、國內實際情況進行滾動式檢討?怎麼評估?清單如何完成?禁止飼養或輸入的政策牽扯非常大,對飼養者及相關產業可已造成直接影響跟衝擊,但農業部的配套看來是沒有的。
動物專家柯心平強調,他們難以信服禁養標準,裡面提到可能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但傷害是指有多嚴重,以至於需要禁止的策略?評估非常不專業、不科學、不客觀,如:袋鼠會對人類造成危害,但有些袋鼠比老鼠還小,請問能對人類會造成什麼危害到需要禁止飼養?
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理事長謝東穎指出,農業部制定名單時完全沒有飼主也沒有邀請他們參與,等到收到開會通知時就是一張判決禁養名單,而且受邀的不是來參加審議,而是去背書,現場開會過程相當不被尊重,等於去現場只是被打壓而已。
所以,謝東穎說,他們要求所有政策會議都必須透明,飼主及相關權益人都必須加入,未來也要預先告知會議,而且納入多方意見並且在大家沒有各方共識前,不能強行硬推相關政策。
動保法律師丁昱仁指出,農業部依據的動保法第八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公告禁止飼養、輸出或輸入之動物。這美其名是管理動物,但這是管制人民權利,法律籠統的授權主管機關可以禁止輸入、飼養動物,但不符合授權明確性原則,動保法第八條是非常草率的,立法規範密度不夠。
立委張雅琳也透過新聞稿指出,她將和立委吳沛憶、黃捷、陳培瑜等人召開協調會,邀集異寵團體、專家與農業部,以尋求各方共識化解爭議,協調會將聚焦釐清禁養名單的制定依據,並深入討論異寵管理制度與後續配套措施,以確保政策制定能兼顧動物福利、公共安全與生態保育的多重目標。
針對本週日異寵團體集結抗議一事,張雅琳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絕非個案導致,而是長期動保政策失衡累積的不滿。江文全上任一年半以來,長期忽視異寵飼主的聲音,才是矛盾逐漸累積的關鍵,呼籲江文全遊行當日親赴現場,傾聽訴求,用行動展現溝通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