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行動聯盟綜整青少年性病數據,發現青少女梅毒病例近十年增長53倍,另也發現性病逐漸低齡化,呼籲主責機關衛福部盡速採取防治行動。專家表示,避免青少年感染性病,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性行為,甚至給予青少年足夠的知識,讓其「自願性」延後性行為。
我國梅毒、淋病確診通報病例數增加,疾病管制署分析三原因,在年輕族群性部分,原因為性觀念較以往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且交友軟體或網路可以快速地連繫等。
據統計數據顯示,15到19歲男性淋病病例,從2012年的111例,到2023年成長至756例,增幅超過6倍。梅毒方面,總病例數在2012年至2024年間增長了近4倍,但女性病例增長速度遠高於男性。
相較淋病,梅毒的低齡化與女性病例急速增加更為明顯,值得注意的是,10至14歲女性在2023年有41案例,遠高於同齡男性的4例。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趙國玉表示,性傳染疾病高達20多種,除愛滋病、淋病及梅毒等台灣三大性傳染病之外,還包括菜花也相當常見,據統計,青少年的性行為,僅2%至10%會以性傳染病呈現。
趙國玉表示,兒童、青少年的性傳染病衛教與成年人不同,以女生舉例,女性的子宮頸要在20歲才發育完全,在尚未發育成熟前,保護力不夠,也直接反映在數據上面,年紀越小的女性感染性病人數越多。
現在基本的健康知識,在課本完全沒有提到,趙國玉說,現在的性權超過健康權,卻忽略了「健康權才是基本人權」,儘管課本當中有教導ABC性教育原則,即「節制性教育(Abstinence)」、「單一性伴侶(Be-faithful)」、「使用保險套(Condom)」 ,但在孩子的節制教導方面,通常是一語帶過,大多著重在保險套的使用。
保險套使用雖重要,但其功用僅限於避孕,無法預防性病,趙國玉認為,應該教導孩子,性是嚴肅的,台灣政府若不積極處理,性病將會以百倍速度增加。要避免青少年感染性病,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性行為,甚至延後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年齡,才能保護青少年。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呼籲,要給青少年足夠的知識,讓他們自願接受、延後做這件事情,應立即啟動青少年性健康防治計畫,透過跨部會合作,制定中央家庭教育政策,以及本土化性健康教育指導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