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西螺,是被木棉花點燃的季節。
站在雲林西螺鎮東南國中大門前,舉頭望見右手邊那棵挺拔高聳的老木棉,枝幹直指天際,像一支書寫時光的筆,在藍天上勾勒著半世紀的風景。它的枝頭,滿是火紅花朵,像春天落在枝上的一把小火苗,柔和卻不容忽視。那不只是植物的盛放,更是一段動人的記憶,在陽光下再次被喚醒。
五十年的老木棉,五十年的守候
這棵木棉花樹已超過五十歲,從民風純樸的年代一路站到數位時代的現在,歲歲年年不曾錯過花期。它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那裡,不語,卻說著最深情的話語。
據說,在它的守護下,曾悄悄發生一段校園戀曲。那是數十年前的故事——當年,一位剛從北部大學畢業至此的年輕理工男老師,對對面那位溫婉美麗的女老師心生好感。然而,在那個不輕易表白情感的年代,他沒有說愛,只是在木棉花盛開的日子裡,日復一日拾起掉落的花朵,輕輕放在她的辦公桌上。
花瓣無語,卻最能傳情。那場沉默的浪漫,最終打動了女老師的心,成就了一段白首不離的佳話。
即便多年後雙雙退休,女老師依舊在每年木棉盛開時節,經過這裡,拾幾朵花,重複那年輕時的儀式。這不是習慣,而是紀念;不是重複,而是承諾。
特別的是,這棵老木棉樹,看似一棵,但向上後變成二根非常粗的枝幹,就像這個流傳的愛情故事一般,浪漫加分。
火紅花影,鋪滿記憶的校園
東南國中,不只有一棵木棉。
走進校園,從大門口延伸至中興樓前,一整排筆直的木棉樹,如士兵般列隊而立,守著操場,也守著青春。操場邊紅色的跑道,在這些樹影搖曳下,彷彿也被點染成了花的延伸。風一吹,落花如雨,飄在空中、灑在地上、會在學生的手心裡,也會落進他們心頭深處。
每年的這個時候,學生們會抬頭拍照、會低頭撿花,會在樹下聊天、奔跑、談夢想。木棉花像一位溫柔的長者,無聲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從青澀走向成熟。
而今年這天——三月二十七日,無疑是木棉最美的一日。整排花樹盛開到幾乎沒有一絲綠葉,只剩赤紅的火焰,像要把整個春天燒進眼睛裡。
鳥兒們成群飛來,學生們也紛紛抬頭欣賞這最燦爛的瞬間。也許誰的青春,會在這畫面裡,被靜靜封存。
木棉,不只是花
木棉花的花語是「珍惜眼前人」。
這句話,彷彿就是為東南國中的那段愛情故事量身打造。從理工男每天撿花的細膩心意,到後來的白首偕老,每一朵花瓣裡,裝的不只是愛意,還有那份珍惜、等待與深情。
它不炫耀、不喧嘩,只用年年盛開的姿態告訴我們:愛,可以平凡但堅定;情,可以靜默卻長久。
如今,這些木棉依舊站在學校每個清晨與傍晚的風裡。不論是迎著朝陽還是送走夕照,它們都像詩,像歌,像那些無聲卻銘心的情感。
花還在開,你是否也想起誰?
走在木棉道上,滿地的紅花像鋪了一條柔軟的記憶之路。我們不知道下一個被木棉花感動的人會是誰,也許是初來乍到的新老師,也許是某個準備考試的學生,也或許,是你我。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花還在開,故事就還會繼續。
在這個火紅的三月,讓我們一起向那棵老木棉致敬,也向每一份靜靜綻放的情感致敬。
它們,從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