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4月2日起,將對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徵收25%關稅。行政院27日指出,已有跨部會因應方案。經濟部表示,台灣無整車出口至美國,而對汽車零組件產業的影響尚待釐清。財政部則說,美方新政策若衝擊產業,政府會跨部會研擬、提供協助。
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也包含在海外組裝後再運回美國銷售的美國品牌汽車,該關稅政策預計在4月2日生效,目的促使汽車製造業回流美國。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7日回應,台灣對美國關稅政策都有持續掌握,也跟美國有多方管道聯繫,行政院成立的台美經濟工作小組,正在評估各種可能情境,政府也有跨部會預備各式的因應方案。
汽車零組件影響尚待釐清
經濟部次長江文若27日赴立法院財委會,不少立委關切川普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衝擊程度。江文若表示,台美汽車關稅有差距,不過,台灣出口到美國的主要產品為沙灘車,並未在川普政府公布課稅的名單上面。
經濟部官員補充,由於沙灘車不算是陸上行走車輛,因此不在25%關稅課徵範圍,至於汽車零組件是否在美國徵收25%關稅的範圍,尚待釐清。
經濟部表示,據民國113年統計,台灣出口至美國整車金額為0.98億美元,主要為沙灘車(ATV),非一般汽車;113年車輛零件出口美國金額為31億美元,主要供美國售後服務市場,包括保險桿、車燈等產品。
財政部長莊翠雲也被立委問到相關議題,莊翠雲說,若對產業有衝擊,相信經濟部等部會將予以協助,政府會持續密切關注事態進展。
經部:降關稅應從長計議
另外,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質詢時質疑,台灣汽車關稅17.5%,但計入貨物稅等稅率約37%,「保護了(國內汽車產業)幾十年有用嗎?」江文若回應,有約7萬名員工從事台灣汽車及其零組件等相關產業,關稅議題影響許多員工,認為相關稅率的調整應從長計議。
業界也對此進行回應,車輛公會27日表示,目前台灣甚少有汽車出口至美國,借鑑美國提高汽車整車進口關稅,建議政府不應無條件、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
公會指出,降稅可能衝擊台灣的汽車及汽車電子相關產業,進而對整個汽車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公會憂影響汽車業發展
車輛公會表示,若台灣小客車的進口關稅稅率,由17.5%直接降至0%或2.5%,除了國家稅收損失外,也將使台灣汽車產業失去競爭力,連帶影響國內汽車產業上中下游供應鏈以及車輛電子產業的發展。
個別業者的回應部分,和泰車27日回應媒體表示,相關議題仍持續變動中,並非單一企業可影響,關稅議題複雜嚴肅,需要多邊談判,和泰車持續觀察關稅議題變化及全球貿易動向。
已盤點對美採購潛力清單
美國不只對汽車加徵關稅,未來還將祭出其他對等關稅,立委關切,台灣該如何因應?江文若說,中油近期簽署阿拉斯加天然氣買賣意向書,也考慮對美增購石油,政府已盤點對美採購的潛力清單,但採購目標涉及對美談判工作,目前不便公開。
立委也關切保健食品關稅調降,莊翠雲表示,財政部與經濟部產發署持續有聯繫,目前具體方向是部分產品分年、分階段調降,具體項目尚須產發署提供。
經濟部曾在報告中提及,對保健食品進口端,則採分階段逐步調降關稅的方式,比如分5年由30%降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