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社會熱議,「官大並不代表學問大」、「讓教育回歸教育,口水回歸口水」、「捍衛教育專業與教師專業自主權」、「還給小孩一個純淨的教育環境」的聲音此起彼落。
善用有限框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這只是部分台灣政治人物愛用的慣性思考方法,從而產生的社會現象之一。
此次考題,出自國內知名兒童文學專家的新詩作品,「詩」是精美的語言、濃縮的意象,也是人類表現語言藝術的方法之一,筆者在此想要討論:面對藝術作品,我們要如何避免批評的誤用,進而能發揮其正用呢?
有人說,理解是文明的開始,其實,理解也是批評的開始。批評需透過真正的理解,才有機會打通創作者與批評者的世界,讓批評發生正用。我們是人,人都會有偏見以及限制,創作者與批評者也都是人,而這樣的限制與偏見,也不一定最終就走向負向價值。例如一些創作者在進行創作特有的執著,某種程度在一些批評者眼中,就是一種偏見,這樣的特質也正是創作者之所以為創作者的獨特原因之一。
事實上,只有我們親身走過創作者曾走過的創作過程,才可能有機會完全掌握藝術作品的意義。用更直白的話來說,想讓自己對於藝術作品的批評發揮正用,至少需要有對於藝術創作基本的先備知識與基礎訓練。學習理解創作的過程、體驗藝術家經歷的創作過程,進而把握藝術作品的意義,這樣的批評才可能產生一定的效用與意義。
要真正理解什麼是藝術創作,則必須自己親身嘗試創作。這不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據我觀察,在台灣有部分人士,喜愛使用政治語言來論斷藝術的價值,或把自己意見無限上綱放大的權威心態,也是一種認為自己可以定義哪一種才是好創作的評審心理,但從不過問自己真的懂何謂藝術創作?自己用於批評藝術作品的論據是什麼?如果批評者所持的批評意見是可行的,批評者本身是否願意提起筆或其他創作媒介,親身去「做」、去「實踐」?看看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如果結果證明不可行,那有沒有反思當初自己為何發出那種批評呢?是怎樣的意識形態(ideology)藏於自己心底而不自知?自己有辦法超越這樣的意識形態嗎?台灣類似社會現象,近年來不斷重播、重演,這已不只是見識的問題,更是教育的問題。
最後,筆者想說,藝術創作本來就是無規則可循,在這樣無規則限制的藝術創作中,我們想要用有既定的框架去批評藝術創作,尤其是用如此粗暴的政治語言來論斷藝術作品,這樣做對嗎?值得讀者正、反兩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