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30多歲最容易便祕? 中醫教你潤腸通便

大腸經運行時間。(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大腸經運行時間。(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文/藍士哲(中醫師)
現代人腸胃問題多多,其中便祕更是令人有苦難言。面對滿腹廢物排不出去,讓我們來聽一聽中、西醫師如何「解祕」? 

便祕本來好發於老人和孕婦,而今有便祕困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些人的生活究竟出了哪些問題?每個人的排便習慣不同,有人每日排便1~3次,也有人2~3天才解便一次。怎樣才算便祕? 

以中醫觀點來看,排便不順暢,或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甚至需要靠藥物、灌腸通便,都算作便祕。

中醫觀點來看,排便不順暢,或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甚至需要靠藥物、灌腸通便,都算作便祕。(123RF)中醫觀點來看,排便不順暢,或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甚至需要靠藥物、灌腸通便,都算作便祕。(123RF)

30歲世代易便祕 苦惱、壞脾氣找上門

2017年台灣乳酸菌協會針對1千多名20~50歲世代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不同世代有其各自的腸胃問題。20歲世代常見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腸躁症、胃食道逆流等;30歲世代常為便祕所苦;40歲世代好發胃潰瘍;50歲世代則是痔瘡、大腸瘜肉、幽門桿菌感染。

同年,台灣營養基金會針對1,300多位25歲以上的上班族調查發現,有52.9%的便祕一族常感到苦惱、易怒。這些便祕族群有憂鬱傾向的比率達33.3%,高於沒便祕者。數據顯示便祕與情緒互為因果;緊張、壓力會導致便祕,而便祕反過來又影響情緒。

為何年輕世代成了便祕愛找碴的對象?總的來說,現代人普遍生活步調緊張,壓力大,作息和飲食不正常是共同元凶。

排便有天時 跟著「大腸經」運行時間走

從中醫觀點來看,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經運行時間,這段時間是解便的吉時。此外,通常在沒有緊張壓力的情況下,較能順暢通便。

筆者在臨床上觀察到:許多上班族及學生常常趕著上班、上學,起床後沒有時間好好吃早餐,匆匆出門。此外,有便意時,也沒能即時上廁所,因此錯過了排便天時,長期下來就變成便祕。

想要擺脫便祕的糾纏,建議提早一點起床,留些時間醞釀大便。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以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多吃蔬果改善便祕? 先了解自身體質

至於飲食方面,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是導致便祕的一大原因,普遍建議是多吃蔬果。不過,中醫的看法是最好依照個人體質做適當的調整。

事實上,多數蔬果生食有一定的寒涼程度;而人體的腸胃消化有賴胃火與小腸火,就好比燉煮食物需要有爐火火力加熱,每個人的「火力」大小不同,對寒涼食物的消化能力也不一樣。

依個人體質適時地食用蔬果。(Fotolia)依個人體質適時地食用蔬果。(Fotolia)

體質壯實強健的人,就算每天吃很多蔬果,精神體力依然很好,解便順暢。但是體質虛寒者,吃一點生冷水果就容易胃脹氣,肚子痛,甚至便祕或腹瀉。筆者對這類人的建議是:不要剛從冰箱拿出水果就吃起來;宜在中午吃水果,太陽下山後避免吃水果。總之,必須依個人體質適時地食用蔬果。

另外,要注意一點:台灣地處溼熱的海島氣候,人們的腸胃能力多半偏弱,上班族更是長時間待在冷氣環境,加上流汗運動量不足,寒氣容易堆積體內,如果又常喝冷飲,腸胃更容易為寒氣所傷,原本體質健壯,長久下來,腸胃也會變得不好。最好平常能找時間適度晒一下太陽,流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