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高士部落推原鄉創生 打造段木香菇菌種中心

牡丹鄉青年返鄉投入段木香菇生產。(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牡丹鄉青年返鄉投入段木香菇生產。(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簡惠敏/屏東報導】屏東縣牡丹鄉栽培段木香菇已60年歷史,然因菌種弱化等問題,常造成菇農損失。屏東科技大學團隊、農業試驗所與牡丹鄉高士部落合作,12月11日成立全國第一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發展林下經濟,推動原鄉地方創生。

屏東科技大學、農業試驗所與牡丹鄉高士部落合作,11日成立全國第一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屏東科技大學、農業試驗所與牡丹鄉高士部落合作,11日成立全國第一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牡丹鄉栽培段木香菇以印度栲為主的段木樹種,栽培出來的香菇香氣濃郁、風味獨特,是依循先人利用森林環境的傳統生計方式,深具地方文化特色,然而逐年面臨段木源不足、菌種弱化等問題,原維持三年產能的菌種,現在只有一年生產力,不只段木利用效率不彰同時造成菇農的成本損失。

段木香菇植菌課程。段木香菇植菌課程。(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牡丹鄉青年返鄉投入段木香菇生產。牡丹鄉青年返鄉投入段木香菇生產。(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為解決這問題,屏科大團隊、農試所與牡丹鄉高士部落合作,成立社區型菌種中心,將專業師資導入社區,進行香菇菌種的採集與保種,及菌種擴培;從空間整備、木屑瓶植菌至段木,及香菇栽培與管理,逐步培力部落青年,扎根部落發展適地菌種且地產地消,落實在地人才養成。

牡丹鄉僅有5千人口,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有別於企業型的菌種生產體系,社區型模式更加適合山村、小農、返鄉青年的操作,也將帶給台灣各地山村自行培育適合在地生長的菌種,有助於多樣性菌種的保存,增進產業韌性。

牡丹鄉公所鄉長潘壯志說,過去牡丹族人的祖先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與自然共生,雖然族人不懂林下經濟與混農林業,但很幸運獲得屏科大專業團隊段木香菇、森林養蜂與養雞等的技術輔導,逐步建立牡丹鄉林下經濟品牌,集結小農力量與生態旅遊,創造更多機會。

該計畫從今年5月開始推動已有7個月,屏科大教授陳美惠表示,牡丹鄉6村中有5個社區已投入生態旅遊,具備良好的生態旅遊基礎,且有絕佳的地方創生前瞻性等諸多優勢,相信未來在各地社區,可依該模組進行更多林下經濟的地方創生,目標「落地」扎根,創造更多的社區寶石,閃亮整個台灣。

高士部落族人古謠祈福。高士部落族人古謠祈福。(屏東科技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