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旁邊坐著一位英俊男士,應該是她爸爸。爸爸在旁邊「看著」小孩,「安靜地」陪伴她鬧情緒。小孩一直哭,爸爸想要抱她,但她不讓爸爸抱、推開爸爸,於是爸爸也不勉強,他就繼續在一旁安靜地等待著,不插手、不介入,持續用溫柔的眼神看著在地板上哭鬧的孩子。
孩子好會哭,哭了好久、越哭越傷心。不久,孩子哭夠了,慢慢走向爸爸,她願意讓爸爸抱了,於是爸爸就把她抱在懷裡,這一抱,孩子哭得越大聲。
這個年輕帥爸爸抱著孩子、輕輕拍著她的背,讓她繼續哭,完全沒有阻止、沒有發聲叫她不要哭,從頭到尾都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不久,孩子的哭聲漸漸停歇,最後終於安靜下來了,安穩地趴在爸爸的懷裡,年輕爸爸終於成功地「陪伴」了這個哭鬧的小女孩。
這部影片充分地示範了「如何陪伴情緒」這件事。我很喜歡,經常拿來當做教學教材。
與情緒同在 就是最好的陪伴
這個爸爸教會我們:不要阻止情緒,允許情緒發生;允許孩子鬧脾氣,不要太快介入,你只要在一旁安靜陪伴,就像等待一場暴風雨過去一樣。記得,父母安穩,孩子就安穩。
孩子的情緒不會一直都在,不用擔心。當它來的時候,只要接受它就好。當你接受它,它就會過去。當你不壓抑情緒、允許情緒流動,一旦情緒釋放完畢,馬上就歸於平靜。
有一回,我在課堂裡放這支影片,一位婦人看完後淚流滿面,她好感動,感動這個爸爸怎麼可以這麼溫柔。她有感而發地說:「如果小時候我們也有這樣溫柔的爸爸,那該有多好。」
確實,在我們的文化裡鮮少有父母可以允許我們生氣。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說:「不准生氣、不准哭,給我閉嘴。」如果我們繼續哭,父母就倒數「1、2、3」,然後一巴掌打下去。我猜,這就是許多華人的童年經驗。
如果我們的父母也可以像影片中的爸爸那樣「陪伴」我們,允許我們可以有情緒,不指責、不介入,我在想,或許現在的我們會活得更開朗快樂一些吧,是嗎?
情緒只是一時的狀態 情緒不等於你
「我與我的悲傷同在」這是外化的語言,一旦「外化」了悲傷,我們就可以跟悲傷產生對話了。
覺察情緒、表達情緒很重要。情緒的「在」,有時不能光靠「感覺」,還須透過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讓情緒被「看見」,這是表達情緒最好的方法。
語言給出一種「看見」。就像你說「哇,這朵玫瑰花好漂亮喔」時,在你給出這個語言的當下,這朵玫瑰花就立刻被「看見」,它就「在」了。
因此,當你說「我現在很生氣」「我感到悲傷」「我好害怕」時,此時在你身上的情緒,立刻被你看見了,同時也被別人看見。
語言帶出情緒的「看見」,情緒被看見很重要,因為情緒就像小孩子一樣,需要被看見、被重視、被撫慰。
一旦看見,你就能夠去回應它、處理它。如果你對情緒視而不見、忽略它、否定它,它就會鬧得更凶,就像哭泣的小孩沒人理一樣。
其實情緒只是一種情感的表現,沒有好壞對錯,不用大驚小怪。
生命是流動的,情緒也是流動的。情緒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情緒是一種情感的流動狀態,情緒不等於你。當你說「我感到悲傷」時,你只是在表達「此刻」我的生命狀態是悲傷的而已,但不等於你永遠都是悲傷,因為悲傷是會流動的。
此刻你很生氣,也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容易生氣的人。情緒就像你身上穿的衣服一樣,你今天穿黑衣服,明天可能穿紅的、後天穿白的,我們每天都在換衣服,你不可能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出門。情緒也是,你不可能每天的情緒都一樣,除非你患了憂鬱症,那另當別論。
當我們可以覺察情緒,覺知自己的悲傷時,你就可以運用「外化」語言跟情緒產生「位移效果」。例如,當我們說「我與我的悲傷同在」「悲傷在我的肩膀上哭泣」時,此時「悲傷」彷彿是我們的朋友、寵物,讓我們可以去陪伴它、與它「同在」,這同時也表示了「你不等於悲傷」「悲傷不等於你」。
一旦「外化」了悲傷,我們就可以跟悲傷產生「對話」。對話中,你就可以凝視悲傷,感覺它、省視它、理解它、陪伴它,這就是我們對待情緒最溫柔的方式。(全文完)
——摘編《情緒治療: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方智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