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龕殿堂:莫高窟第420窟的中原氣象
莫高窟第420窟:北、西(主)、南三面開龕造像,主龕外為方形、內為圓券的層龕,是隋代石窟的新樣式。主龕內塑有一佛、二弟子與四位脅侍菩薩,但是空間寬敞,富有層次,群像排列亦無擁擠之感。龕外兩側,上部對稱繪有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即「維摩詰經變畫」,下部則是聽法弟子與供養菩薩像等。
南、北兩壁各開一座方形淺龕,塑有一佛、二菩薩塑像,與主龕一同構成隋朝最典型的「三佛」題材。龕外繪製密密麻麻的千佛圖,這是石窟中常見而壯觀的景象。佛像以四身或八身為一組,每身各不相同,色彩交替循環,形成斜向的條條光帶。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猶如壯觀宏闊的波浪,為平面的壁面賦予無限動感。
本窟的窟頂呈倒斗形,即「覆斗頂」式。這是石窟藝術進入中華後的新創造,四面斜坡可分散上方重力,使得洞窟的結構穩固、空間寬敞,成為莫高窟營造史上最受歡迎且延續不斷的樣式。窟頂的中心仿照中原建築的方形藻井進行裝飾,重重方形施以忍冬、兔子、飛天等吉祥紋飾,中心為蓮花,色彩以黑、褐、赭紅為主,看上去古樸而大氣。
另外,第420窟取消了中心塔柱,整體呈方形,更接近中式的殿堂式建築,說明敦煌石窟已經在向唐朝最流行的「殿堂窟」過渡了。
再來欣賞石窟主龕的細節,首先是釋迦牟尼坐像。佛陀身著袈裟,衣服層次較多,仍能看出服飾下的身形結構;衣紋簡潔,隨肌肉起伏有了深淺疏密的變化。從色彩來說,袈裟以土紅作底,另用石青、石綠描繪出袈裟的紋樣和邊緣,裡衣亦有圓形或菱形的紋樣,顏色對比強烈,與北朝簡素之風大異其趣。袈裟的領口、袖口、垂裳、花紋邊緣都有細緻的貼金裝飾,讓佛像更加璀璨華美。
兩側的弟子像各具神采:大弟子迦葉老成持重,臉上布滿皺紋,肋骨根根分明,突顯其苦行僧的形象;小弟阿難稚氣未脫,臉龐渾圓柔和,一手握蓮花,一手靈巧地抬起,透露出青春可愛的氣息。兩人的服飾較為簡約,但迦葉的袈裟繪滿彩色棋盤格紋,阿難的袈裟是紅、綠撞色的設計,色彩繽紛明快,令人矚目。
最外側的四身菩薩,面容潔白如玉,看上去清秀文靜;身軀勻稱圓潤,著長裙,配戴瓔珞、手鐲、臂釧等配飾,跣足立於蓮臺上,給人以溫和親近之感。
龕中的佛光彩繪以藍、綠、黑、白等色彩交替布局,氣氛莊嚴恢宏。其紋飾在整個窟中最為繁複華麗。龕楣處,外層為連續火焰紋,內層為蓮荷忍冬紋,中間以聯珠紋隔開;佛陀的頭光以大蓮花為中心,其外層與背光內層皆是一圈化佛,再外圍是裝飾著帶狀的蓮花紋,背光最外層畫著與龕楣相同的火焰紋。遠遠望去,火光熊熊,幻化出大千世界,層層疊疊無窮無盡,佛法的玄妙與威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倒塔形窟:象徵須彌山的姊妹窟
第302窟與第303窟形制相似,通常被認為是姊妹窟,最醒目的是中心塔柱的變化,不再是簡單的方柱形,上半部變成了上寬下窄的圓形七級倒塔狀,模擬須彌山形,每級原有雕塑的千佛像;中部塑有四條神龍,托舉倒塔;下半部仍是方形塔柱,上層四面開龕塑像。
須彌山,由梵文翻譯而來,意為寶山,乃是佛教文化中的宇宙中心。根據佛經解釋,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高(約一百零八萬兩千公里),水下亦有八萬四千由旬深。以須彌山為中心,層層世界或空間呈同心圓狀圍繞著須彌山,形成了「宇宙」。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南贍部洲,位於須彌山的南部。
須彌山圖式在印度、中亞與漢地都有遺存,而中華文明將其更加本土化了。比如把原本的倒三角或「X」形變成近似「工」字形,環繞的長蛇演變成盤龍。隋朝的這兩座石窟,就是須彌山式石窟的經典之作。
兩座石窟的前室窟頂均為人字坡形,繪製連環畫樣式的橫幅長卷故事圖或經變圖。第303窟的經變圖為上、下兩段「之」字形的大型長卷,場景更為豐富多采,氣勢更為磅礴壯麗。
在第302窟的塔柱底層,有供養人像及發願文,有「開皇四年」紀年,因而可推斷兩窟建於隋代初期,因此,保留下較多的北朝特點。
中心佛壇:獨一無二的莫高窟第305窟
該窟建於開皇五年,主室中央無塔柱,卻設有一座方壇,壇上有一佛四弟子的清代塑像,牆壁開龕造像,形成了中心佛壇窟與三龕殿堂窟相結合的獨特樣式,在莫高窟中僅此一例。
另一處特色是窟頂的斗四藻井,蓮花井心,玉佩流蘇、羽葆垂幔垂於四坡,繪製出巨大的華蓋式幔帳,將整個窟室裝扮得富麗堂皇。外圍四坡,東、西相對繪有西方的摩尼寶珠;南、北相對,繪有東王公、西王母出巡圖。
仰望穹頂,但見旌旗飄揚,飛花漫天,龍車鳳輦風馳電掣而來,飛天神獸穿梭於流雲香花之間,東、西方的神明在方寸之地相會,形成一個滿壁風動、生氣勃勃的天國世界。
下啟盛風:緊湊莊嚴的莫高窟第244窟
這座石窟建於隋末,整體構造是覆斗頂式殿堂窟,三面牆壁塑有盛行的「三佛」群像。主室面積狹小,僅有約四平方公尺的內部空間,塑像卻有十一身,而無擁簇之感,盡顯建造者之匠心。
由於捨棄佛龕,造像沒有高度限制,佛像加上佛壇可高達四公尺,線條、比例更符合人體,既有頂天立地之氣勢,又不無豐腴厚重之觀感。壁畫主體以簡潔的說法圖代替了滿幅的千佛圖,視覺上更加疏朗開闊;環窟的飛天也從早期的「V」字形漸趨於「一」字形,更為清新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