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健康食物圖鑑】專家教你!網路蔬果挑選技巧

有機農產品認證標章。(暐凱授權使用)
有機農產品認證標章。(暐凱授權使用)

文/黃乃芸博士(中華食品安全協會 )
自從疫情讓臺灣進入防疫三級警戒後,消費者在這段時間調整購物模式,蔬菜箱會是未來發展趨勢。然而,網路上琳瑯滿目的蔬果販賣,看得到精美的照片卻摸不到,婆婆媽媽到底要怎麼在網路上購買蔬菜、水果也是一大難題,我們該怎麼去選購呢?

《大紀元時報》特別請食物安全專家,幫民眾解惑,提升民眾「食」的品質:

Q:有些媽媽挑蔬果,喜歡觸碰,網路購買,沒看到蔬果本身,該怎麼買?

在網路挑選有認證的產品為優先,在網路上常常可以看蔬菜、水果上有「產銷履歷認證」或是有機農產品驗證,這些認證的意思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吧!

國產有機農產品部分,除了認明CAS臺灣有機農產品標章外,有容器或包裝的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須標示品名、原料名稱、農產品經營業者名稱、地址及電話號碼、原產地、驗證機構名稱、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字號。消費者可以在產品上,找到像是身分證字號一樣的驗證號碼,相當於有機農產品的身分證明。

臺灣現行採「第三方驗證」例如FSI 暐凱國際檢驗由農委會委託民間驗證機構執行,必須通過一套驗證基準,包括不能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等,且不得檢出磷化鋁等有毒添加物。

目前國內有機認證機構共有13家,由全國認證基金會每年負責追蹤管理所有認證機構是否符合規範,若不符則會取消驗證資格。

產銷履歷農產品認證標章。(暐凱授權使用)產銷履歷農產品認證標章。(暐凱授權使用)

暐凱國際檢驗於2009年榮獲農委會及全國認證基金會(TAF)——有機農產品/加工品認證資格之委託檢驗機構,以多年的驗證經驗、專業的稽核制度及公正的認證態度來把關有機產品。藉由派遣專業稽核人員,親赴農民的生產現場,確認農民生產及作業系統程序是否符合規範,並針對產品進行抽驗,嚴格審視與監控每批產品的相關記錄,發現問題即刻解決,有效降低履歷資料造假的風險,堅持控管生產過程不傷害環境、產品不傷害人體。

購買使用「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的產銷履歷農產品,可以從「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http://taft.coa.gov.tw)查詢到農民的生產記錄。這也代表驗證機構已經為您親赴農民的生產現場,去確認農民所記錄是否符合所做、所做是否符合規範,並針對產品行抽驗。而每一批產品的相關記錄,也在驗證機構的監控下,嚴格審視,一有問題就會馬上處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履歷資料造假的風險,並且有效管控生產過程不傷害環境、產品不傷害人體。

Q:產銷履歷/有機認證的優點是什麼?

對消費者而言,除可以保障消費者吃得安心、健康外,也能讓消費者更清楚產品的來源。

一、提升產品的信賴度

可確保生產、加工、流通至餐桌的所有產銷過程,是安全且透明化的。透過食品可追溯制度,可防止標示與資訊的誤認,有助於交易公平化,明確各階段相關事業之責任。

二、降低食品風險之危害

發生無法預期的食品安全性等事故時,透過追溯已記錄的產銷流通過程,可迅速回收,並容易探索其原因,避免有問題的產品繼續在市場上流通。

三、提昇產品生產及經營技術的效率

導入農品產銷履歷制度,生產者必須依照農產品標準作業規範TGAP,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將有利於農民進行合理化生產,提昇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能力,生產出標準化、規格化及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保障消費者的權利。

Q:經過運輸過程後,蔬果是否新鮮?消費者可以購買哪種菜,減少不新鮮的問題。將食物或食材送進冷凍庫前,又應注意哪些事?

水果保存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保存前「不要洗」!同時要注意「不要相克」。

香蕉會釋放一種乙烯的氣體,是催熟用的。可以拿保鮮膜包住香蕉根部,就可以起到保鮮的作用;有這樣催熟功能的水果,還有:蘋果、木瓜、芒果、酪梨、釋迦、水蜜桃等。這些水果放入冰箱前,要用塑膠袋包起來。

如以保存性來比較,柑橘類大概是第一名,甚至放在室溫也較不容易腐壞,例如:柳橙、柑桔、葡萄柚。

另外,也可以用冷凍的方式保存水果,蘋果、香蕉可以將香蕉切成小塊,葡萄、草莓可以整顆放入冷凍庫日後再食用。

至於蔬菜部分,中華食品安全協會建議民眾可以多選購蘿蔔、蕪菁、大頭菜、南瓜等「根菜類」,以及白菜,花椰菜之類的「花菜類」,不容易腐爛,口味也很大眾。大蒜、生薑和洋蔥也很適合多放一些在家中,不僅能增強免疫力,也是可以作為料理的調味。有些莖菜類的保存性也不錯,例如馬鈴薯、芋頭、蓮藕等。莢果類有:豌豆、莢豆、菜豆、豇豆、蠶豆、刀豆、鵲豆、翼豆、毛豆。瓜果類中的南瓜、胡瓜、絲瓜、扁蒲;茄果類的番茄;其他類的玉米等;結球菜中的甘藍(高麗菜)、大白菜,也是較久放的蔬菜種類。

Q:冷凍水果、冷凍蔬菜比較沒營養?

民眾對於「冷凍」食品常常有一個迷思,就是比較不新鮮、不營養,但是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唷!

業者在加工時,會挑選在成熟顛峰期的蔬果、冷凍起來,這個時候的蔬果最具營養價值。

冷凍食品和新鮮食品在營養價值都是相似的。但是在冰箱中放超過五天後,新鮮食品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葉酸含量就會少於冷凍食品了。另外,以肉品為例,美國的家禽工廠都必須採用HACCP系統管理生產,且利用屠宰後4小時內以超低溫急速冷凍法,經過0~-5℃的冰晶生成帶,將生鮮雞肉的多汁及營養鎖在雞肉中,讓雞肉口感更加美味可口,而且從製造、倉儲、運送、販賣到消費者購買、存放;這一連串的步驟都需要在-18℃以下進行,讓消費者購買時,也能吃到新鮮美味的雞肉。

Q:購買大量食材後,覺得吃不完,該怎麼處理這些蔬果才不會腐敗?

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的成人,每天至少食用兩份水果(兩個拳頭)及三份蔬菜(一個半飯碗),消費者在購買前,也要因應家人的食量去購買所需的食材,才會減少購買量太大的浪費。

「預防勝於治療」是一句老話,可以在這而打個比方,與其燒腦想辦法處理剩菜,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有剩菜。

◎「隔夜菜」其實不會產生亞硝酸鹽致癌!

吃完的剩菜如果要冰,要隔天吃,最好是屬於烹調兩小時內的剩菜,要避免在室溫下放太久,可能剩菜中細菌已經不知不覺的滋生很多了!剩菜如果在冰箱放太多天,有可能也會吃進不當的細菌而傷身。因此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吃的剩菜,最好要先把它冷凍起來。

蔬菜水果生長所需的三要素是氮、磷和鉀,也是一般所稱為肥料三要素,就如同我們生活必需攝取蛋白質、醣類、熱量等。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一旦氮肥過量,又日照不足,吸收的氮肥會形成硝酸鹽。這是蔬菜中含硝酸鹽的過程。

早期,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被認為是被歸類為致癌物的前驅物。但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2010年結論,沒有實質性證據表明硝酸鹽是動物致癌物。此外,最近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膳食硝酸鹽與人類胃癌或食道癌沒有關聯。甚至有研究顯示硝酸鹽可降低胃癌發生。

人體口腔中唾液腺和口腔細菌,把硝酸鹽轉換為亞硝酸根(NO 2 - )以及人體內的一氧化氮(NO);NO被認為是具有重要的血管和代謝功能,包括血壓降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保護作用。硝酸鹽通過增加血管擴張的心外膜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減少預負荷來預防缺血性心臟病。藥檢局研究員早期曾做試驗,把蔬菜放在冰箱多天並無增加的情況。

以上專業的小知識,期望讓民眾度過安全的防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