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是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治國六十年期間,為著名的「康乾盛世」奠定基礎。他非常重視家教,其教子方法,透過法國傳教士白晉的親身見聞轉述,連法國皇帝路易十四也略知一二。據白晉回報,中國皇上以父愛的模範,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
歷代中國的皇帝,特別重視皇子們的道德教育,為了培養其王者風範,也教育他們「十八般武藝」,諸如:通讀經史、能吟詩作對、寫得一手好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學習數學、騎射、游泳、各式兵器等。
以康熙的後輩子孫來說,各個能文能武,尤其他之後的兩位偉大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更為清朝立下兩百多年的輝煌盛世。這些都歸功於康熙皇帝展現出的身教、言教之道德風範。
雍正皇帝即位後,感念其父(康熙皇帝)點滴家訓,於是彙編《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其中共收錄二百四十六條康熙教子家訓,內容生動而具體的詳述了康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種種經驗與處世之道。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見康熙皇帝引述諸子先賢之言,教誨子女:重視品德,嚴以律己,以誠敬待人接物,有仁愛之心。同時,要立志於道,「蓋志為進德之基,昔聖昔賢莫不發軔乎此。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讀書以明理,躬身力行,在生活上崇尚儉樸。此外,治國者要以身作則,把人民之事放在首要等。
以下,為讀者介紹部分內容,值得吾輩細細思量,古人以傳統文化中敬天信神、堅守道德良知、仁民愛物、明辨是非、與人為善、與萬物和諧共存等理念,教育子女之道:
心欲小而膽欲大
【原文】訓曰: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此處也。
【語譯】凡是在無事的時候,應保持一種有事在身的狀態以便防範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之事發生。如果在有事的時候,能夠像沒事一樣泰然自若,靜定自己的思慮,那麼,事情就會在迎刃而解中自然消失。古人說:「心要小而膽要大。」遇事都應該如此啊!
持身處世以恕存心
【原文】訓曰: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語譯】一個人立身處世,當有寬容之心。看見別人有得意的事情,就應該生出歡喜心,看見別人有失意的事情,就應該生出憐憫心。這些實際上對自己大有好處。如果是嫉妒別人的成功,快意於別人的失敗,那怎麼能和別人一起共事呢?徒然壞了自己的心術罷了。古人說過:「看到別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看到別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保持這樣的心態,上天一定會保佑的。
自任其過大人之為
【原文】訓日: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為過。朕則不然。
於閒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而曰:「此朕之誤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為所感動而自覺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語譯】作為一個人我們誰能沒有過失呢?只是人們有了過失,往往不願意主動正視過失承擔責任。我就不是這樣的。
平常和人閒談,偶有因為遺忘而錯怪他人,察覺之後,我一定會主動承認錯誤,並且說道:「這是我的過錯啊!」正因為這樣,有時候竟至於使人大為感動並且覺得不安起來。大凡能夠主動正視過失承擔責任的人,大多是德行高尚的人。
好壞出自一念
【原文】訓曰: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樣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此誠至理也夫!
【語譯】為人處世,應當常存喜悅安詳之氣。內心喜悅安詳,周圍的景象自然吉祥美好。究其原因,喜悅就容易產生善念;忿怒就容易產生惡念,所以古話說道:「人只要一產生善念,即使還沒有付諸行動,吉祥之神就已經跟上他了,一產生惡念,即使還沒有行惡,凶邪之神就已經跟上他了。」這的確是至理名言啊!
擇善固之 始能日進
【原文】訓曰:孟子言:「良知良能。」蓋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謂自孩提以至終身,從吾心,縱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尚言於「志學」、「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之後。故古人童蒙而教,八歲即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所以正其稟習之偏,防其物慾之誘,開擴其聰明,保全其忠信者,無所不至。即孔子之聖,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將至。故凡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其擇善固之,克己復禮,循循勉勉,無有一毫忽易於其間,始能日進也。
【語譯】孟子說:「良知良能。」是想舉出良知、良能這些心中固有的善端,以此來說明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他又說:「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沒有失掉嬰兒純淨良善之心的人。」這不是說從孩提一直到老死,品行高尚的人都遵從著良心,傳播著良知,使用著良能,無時無刻的體現著天理嗎?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他能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超越任何法度」的境界,尚且說達到這種境界是在十五歲立志苦學、三十歲成家立業、四十歲不再迷惑、五十歲而知天命、六十歲耳順之後。
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無知時就著手教育,八歲就進小學,十五歲就進大學,目的是為了糾正他們稟性、習氣中偏邪的地方,防止他們被物質慾望所引誘,開啟他們的聰明才智,保持他們的忠信,培養他們道德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他的求道之心,也是永無休止,甚至不知自己已經將步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於聖人之學的人,必須選擇善良的、正確的,並且加以堅持不再改變,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要求。恭順有序,勤懇不懈,中間沒有一絲一毫輕視和疏忽,才能每天都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