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說,心雜音是心臟血管內的血流速度較快,產生亂流時所發出的聲音。醫師通常藉由聽到心雜音的位置、聲音大小和聲音特性,進行初步的診斷。
呂馨詠指出,兒童心雜音可分為病理性與生理性。病理性的心雜音比較大聲,與心臟結構異常有關,例如: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等;病理性的心雜音有很多種不同特性,聲音大小也未必和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醫師會根據胸部X光、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結果,以及身體是否有症狀,評估給予藥物或其他治療。
比起病理性的心雜音,在沒有症狀且正常成長的兒童身上,生理性的心雜音占了多數。生理性的心雜音也被稱為正常的心雜音、功能性心雜音或良性的心雜音,是一種血液在心臟腔室或心臟旁血管快速流動所造成的聲音,因此,多在平均心跳較成人快的嬰幼兒身上發現。
生理性的心雜音很常見,超過72%的兒童都可能在成長過程的某些時候被發現;尤其在運動、興奮、害怕、緊張等會讓心跳加速的情況下,此種心雜音會變得更明顯,在成長至成年之後,多數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