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日表示,為保護我國農業,將提高進口紅豆、蒜頭的配額外關稅,機動調升1/3,這也是近20年來臺灣首次調整配額外關稅。農委會指出,兩案預計最快今年底通過,明年元旦上路。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0日邀請陳吉仲就「臺灣農漁產業生產概況、內外銷情形及降低中國貿易依存度精進措施」等議題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2002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包括大蒜、花生、紅豆等23項重要農產品,從限制或管制進口,改採「關稅配額」開放進口。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每年進口紅豆配額量為2,500公噸,進口期間為4月1日至12月1日;蒜頭每年配額量3,500公噸,進口期間10月1日至12月31日。
陳吉仲提到,大蒜雖每年有規定的進口配額量,但有時實際進口量會超過配額,因此,希望能針對配額量外的大蒜關稅,從每公斤27元,機動提高至36元,以穩定國內蒜價;紅豆的配額外關稅則從每公斤22元,機動提高為29元,這大概為近20年來臺灣首次調整配額外關稅。
陳吉仲補充,提高稅率一案已提報給財政部關稅稅率委員會,行政程序完成後就能執行,估計最快今年底通過;政府也將同步通報WTO,若WTO會員的利害關係國家有任何意見,可再後續處理,不影響執行時程。
中國下波將禁臺灣稻米?
陳吉仲:水果較有可能
會前媒體聯訪時提問,中國陸續暫停輸入臺灣鳳梨、釋迦及蓮霧,下一步是否會禁止臺灣稻米?陳吉仲表示,去年稻米外銷20萬公噸,輸出對岸有九萬多公噸,中國有十幾億人口,近年受到疫情,以及水災等氣候因素影響,大量從美國等國或地區進口黃豆、玉米及小麥,站在糧食安全角度來看,他不認為中國會對稻米做出不符合國際規範的片面禁止進口行為。
至於農委會是否有初步研判為何種農產品?陳吉仲認為,存在防檢疫議題的產品「水果」,比較有可能會發生。
中國進口新制衝擊
經長:已在WTO表達關切
中國大陸2021年4月發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2022年1月1日起生效,臺灣業者必須在10月22日前完成填報作業,才能將產品銷往中國。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20日表示,該規定全球各國都適用,並非只針對臺灣,已在WTO表達關切。
提升糧食自給率
陳吉仲盼通過食農教育法
另外,陳吉仲表示,期望立法院本會期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草案」,明年至少編列10億元做食農教育活動,他說明,若推動食農教育將能提高糧食自給率、確保臺灣農業永續利用。現行已逐步推動像是提升學校午餐的食材安全,讓國內三千多所學校可結合農場等場域安排戶外教學,學童可親自體驗農事活動,強化飲食與農業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