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靜,前者主動,需要自己努力完成,更需時間的積累滋養,才能體現力與美;後者被動,只要有錢可由別人代勞,即可獲得舒暢美好,不久後,又回歸本樣。
動自己的手、還是他人的,端看個人選擇。熟齡後,我選擇前者把自個兒當花圃,一草一木自己來,它們的根才扎得澈底。
每一款年紀都有對應的體態
小時候,喜歡邀鄰居玩躲避球、跳繩、跳高,也常到同學家,爬樹摘芭樂。國中時,讀書差強人意,運動細胞卻很發達,還曾參加鐵餅比賽。高中,愛上跳舞,常在家練習流行舞,如醉舞、恰恰、吉魯巴等,更不畏警察抓人,朋友一呼便去參加舞會。
年少時,活蹦亂跳,好像是天經地義,殊不知,身強體健,才能如此活耀。
小凡是我國中時的學藝股長,氣質空靈、巴掌臉、清秀五官、身材高瘦、皮膚白淨,像瓊瑤小說裡的女主角,不食人間煙火又弱不禁風,也是班上男同學的女神。
她體弱多病,不需上體育課,總靜靜的待在教室看書。我偷偷的羨慕她,幻想我也是林黛玉型的女生,受人呵護,又不用到操場跑步。
小凡聲音輕柔,說話時露出兩顆稍長的門牙,很有氣質,功課又好。從此,這款牙齒,被我列入會讀書的齒款;單薄身型配上孱弱身驅是出塵的樣貌。
年少的單純,有時也是一種盲目與執著,好與壞全憑感覺,合眼緣,缺失都能幻化成另一種美。小凡或者任何一個人,都曾以他們的名字餵養審美的雛型。
北上念國立藝專影劇科時(現為臺灣藝術大學),女同學們都生龍活虎,能說敢言,穿衣打扮時尚有型,與小凡差異甚大。許是演導組學生,展演出的風格既鮮明又獨特。功課好的定義已不限定書讀得好,而是文武雙全。
我好像飛出去的鳥,翱翔高空,一覽無遺。眼界開了,欣賞美女的角度也變廣了。
1970年代,大學女生不流行到健身房或球類運動,同學間的休閒是看電影、喝咖啡、逛街,或假日相約到地下舞廳跳舞。漂亮有氣質的女生,大多屬於白皙肌膚、身材苗條具仙氣,像林青霞、王祖賢、彭雪芬這一類,運動健美型反倒不受青睞。
不同時代美女的標準,因應生活型態的迥異而有所不同。我很慶幸,念大學時,雖沒運動,但身型瘦削,正符合審美潮流,但也因長期不運動,埋伏潛藏的危機。
年輕時不運動,身材還可維持纖細,呈現青春少女感。這是天賦的新與青,不需琢磨,本身已經打好了光。
年紀長了,皮膚鬆了,漸漸發現不運動和被動式的運動,對抗不了無情的歲月。過瘦的身材,不運動,反倒因油脂不夠,更顯老態。怪不得,常聽老人家說,年紀大了,就要胖些,才有福氣,原來是瘦得不夠精壯,看起來寒酸。每一款年紀都有對應的體態,衣服這般,肉身亦復是。
「瘦」對我是另一種情結
小時候欣賞的女生類型,潛意識裡會反射在自己的身上,所以,總喜歡自己瘦一些、骨感一點,就算親朋好友嫌我太瘦,要增胖,我還是堅持再瘦一點、再小凡一些。「瘦」對我是另一種情結。
藝專畢業後,遠赴新加坡和英國攻讀服裝設計和造型,1993年回國,進入職場成為造型師,那年31歲,身高164公分,體重48公斤,十年後,依舊謹守不超過50公斤的極限。
每次上媒體,看到五官立體,身材纖細的自己,常沾沾自喜,自以為保養得宜。自我感覺良好,雖有許多正面效果,有時也會蒙蔽雙眼,無法看清事實。
我為了瘦,以少吃或不吃維持體重,也以拍照和上電視的效果,作為體重的標準。錯誤的思維,就算做對的事情,結果也不會是好的。正如我走捷徑,卻是險招。
我的身體在長期工作超過15小時,睡眠不足6小時,不吃飯、少量進食及不運動,42歲時雖保持清瘦,現在看來,卻少了精、氣、神,也需針灸師、按摩師、整脊師一星期兩次的協助,才能容光煥發、步態輕盈。我的花圃都委由外人代勞,鋤草、澆灌,沒一樣自己來。
一席話 開啟健身之旅
人常在健康亮紅燈,才會考慮運動,我因男客戶的一句話,開啟健身之旅。
智慧男56歲,成功企業家、170公分、身材精壯結實、小麥膚色、長相平庸,但具知性與藝術氣息,讓他看起來魅力十足。50歲退休之後,健身是他首要目標,彈琴、畫畫、旅遊、聽音樂劇、品美食等,就是他的生活。
智慧男說,要漂亮就要健身,要運動也要練肌肉,否則,過瘦的雙腿,少了肌肉支撐,會像卡通《大力水手》奧利薇的腿,這話雖是輕輕說,卻重重打到我的要害,我故作鎮定,心想,造型師專業搭配,竟被看出破綻?
他看我默不作聲,接著說,我現在四十初頭,外觀漂亮有型,再過幾年50歲,造型功力再好,也撐不了肌肉流失,而步態蹣跚,失去美感……我的靜默不是反對,而是真實與假象,被他看穿,像國小課堂裡的孩子,羞赧低頭。
我要了他健身教練的電話,打電話約他見面,兩天後正式上課,到今天已經12年。
運動是一條持續及漫長的路,路上會看到不同景色;艱難難挨、失望挫敗、愈挫愈勇、漸入佳境、小有斬獲、心曠神怡等,它從來沒有盡頭,也不會一無所獲。
漢字的奧妙就在字的組合所產生的意境,「活動」兩個字,正好可以注解,要活就要動。不運動、鳥腳般的雙腿,漸漸纖細結實。
運動與不運動的美的差異,像實心與空心木材,看似相同,實則天差地別。我在自己的花圃裡,站得頂天立地。
——摘編自《作自己才是最好的名牌 ≈ Judy朱的生活美學》,(布克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