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媽媽為何老愛發脾氣?(下)

生氣情緒「復盤」,是指把當時的生氣情形再重演一次,仔細觀察「在那個狀況中,究竟是什麼刺激了自己的生氣情緒?」、「當下自己心裡發生了什麼事?」,藉由這些問題跟自我產生共鳴,這個過程就是「復盤」。(Shutterstock)
生氣情緒「復盤」,是指把當時的生氣情形再重演一次,仔細觀察「在那個狀況中,究竟是什麼刺激了自己的生氣情緒?」、「當下自己心裡發生了什麼事?」,藉由這些問題跟自我產生共鳴,這個過程就是「復盤」。(Shutterstock)

文/金芝惠
接上文

為了能好好表達生氣情緒,發脾氣前一定要先釐清生氣的原因,我把這個動作稱為「復盤」。

復盤原本是圍棋術語,意思是下完一盤棋之後,把雙方所下的棋從頭開始再擺一遍,針對整個對弈過程加以探討、研究。

而我說的把生氣情緒「復盤」,是指把當時的生氣情形再重演一次,仔細觀察「在那個狀況中,究竟是什麼刺激了自己的生氣情緒?」、「當下自己心裡發生了什麼事?」,藉由這些問題跟自我產生共鳴,這個過程就是「復盤」。

這個復盤的工程一定要由自己執行,因為每個人對於外在刺激的反應,都具有非常大的個別性。大家面對同樣的刺激時,產生的情緒不一樣,呈現出來的反應也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面對相同刺激,也有可能出現不同的情緒和反應。所以只有自己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在那個狀況下為什麼會生氣?」

比起著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更要找出「生氣的真正原因」,自己期待孩子做出什麼行為?是不是因為太疲憊才生氣的?是不是累積了其他壓力(例如婚姻問題、經濟問題、家族問題、職場問題等),才會連孩子無關緊要的行為都看不順眼?

只有自己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在那個狀況下為什麼會生氣?」(台灣廣廈提供)只有自己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在那個狀況下為什麼會生氣?」(台灣廣廈提供)

透過「復盤」的過程,釐清自己真正的情緒和需求之後,因為了解了自己的心情,所以生氣情緒馬上就能減輕一大半。雖然問題還沒解決,但光是負面情緒能被理解,就能讓人輕鬆許多。如果想傳達想法給對方,一定要像這樣先自我整理過再表達,對方才不會淪為我們傾倒情緒垃圾的受害者。

我們把醫院裡那位媽媽的心情「復盤」一下,會發現她對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孩子膽小不敢看醫生讓她覺得失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在醫院引起騷動而感到抱歉又丟臉。那位媽媽一定很希望能趕快安靜的看完醫生,然後開心回家、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此外也可以看出來,她心裡一直堅信:「再痛也要忍耐」、「男生應該要勇敢」。

那如果換成下面這個說法來跟孩子溝通,你們覺得結果會怎麼樣呢?「媽媽不想在公共場所打擾到別人,雖然有點不舒服,還是勇敢的看醫生吧!看醫生,你的病才會好起來嘛!」

對孩子失望、生氣時,如果能掌握一下自己真正的心意,就能避免脫口說出單方面發脾氣、指責或挖苦嘲弄的話。

還有,復盤時要注意別陷入自責。如果心裡想著:「我竟然說出那麼重的話,我根本沒資格當媽媽。」這就不是復盤,而是自我折磨。

透過「復盤」的過程,釐清自己真正的情緒和需求之後,因為了解了自己的心情,所以生氣情緒馬上就能減輕一大半。雖然問題還沒解決,但光是負面情緒
能被理解,就能讓人輕鬆許多。(台灣廣廈提供)透過「復盤」的過程,釐清自己真正的情緒和需求之後,因為了解了自己的心情,所以生氣情緒馬上就能減輕一大半。雖然問題還沒解決,但光是負面情緒 能被理解,就能讓人輕鬆許多。(台灣廣廈提供)

復盤的重點是要釐清:「當時的我需要什麼?」然後找出答案。「我當時急著想做卻沒做到的究竟是什麼,我才會那麼生氣呢?」關於這個問題,就由我們當自己的辯護律師來回答吧!

找到滿意的答案之後,接下來也試著把對方的心情「復盤」吧!找出對方那個刺激自己生氣的行為中,藏著什麼樣的正向用意。不管是孩子還是先生,他們會做出那些舉動也都是因為他們本身有需求,而不是為了折磨我們,只是那些行為跟我們自己的需求不一樣罷了。

——摘編自《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台灣廣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