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石化、中國鋁業、上海石化等中共大型國營企業,上週末相繼宣布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下市。其中,中國人壽的公告稱,最後一個交易日可能不晚於9月1日。
由於正值美中審計監管協議草案協商之際,加上有超過百家的中資股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入面臨退市風險名單。
退市聲明中沒有直接提及美中審計爭端或美中在臺灣、安全、技術和人權方面的緊張關係。但提到了他們的股票在紐約的交易量較低。這些公司都將繼續在香港和中國市場上市。
路透社報導,這次宣布退市的5家企業,在今年5月時被列入退市風險名單;目前仍不清楚這5家企業自美退市是否會對審計監管協議草案的談判造成影響,而市場人士對這件事情有不同的分析。
部分受訪的美國分析師認為,這些企業退市有助於為雙方的審計監管協議談判鋪路。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公司的交易量非常小,對美國資本市場來說不是損失。這個行為的背後顯示,「中國(共)將決定允許哪些公司在美國上市,進而讓這些公司接受SEC的審計調查。」
美國2020年底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美國審計標準,否則將無法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長期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外國監管機構取得審計底稿的中國企業因此面臨退市風險。
2家中國國企尚未宣布退市
據財新網報導,截至上週五,在美上市的中國國營企業僅剩中國東航和中國南航暫未發布退市計畫。
曾在武漢銀行系統工作多年的張杰對自由亞洲電臺說,這些退市的國企從美國市場籌集的資金相對於整個資金存量占比確實不大,但在美上市本身對中國具有象徵意義,因為這意味著這些企業被西方認可,退市代表這些公司要在自己的經濟範疇中循環,對發展是不利的。
對於從美國退市的國企同時也在香港上市,張杰認為,由於中共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鎮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喪失。
傳中共檢視企業資料敏感度
外界猜測,這5家企業的舉動是否與美中審計監管談判有關。
中共《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上週五在微博稱,這幾家國企退市涉及中共的「國家安全」,因為都是中國國家級戰略企業,不可能將其內部審計事項完全向美方交出。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底報導,中共打算根據資料敏感度將在美上市的公司分為三類:有不敏感數據的、有敏感數據的,及有機密數據的。中方打算讓風險較低的公司提供審計資料給美國監管部門;讓有敏感數據的公司重組,以配合美方的監管要求;對於有機密數據的公司則可能讓它退市。
在美國長期從事審計工作的李恆青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在美國上市的中共國企很可能就是「有敏感數據」的公司,但他不認為這些公司的資料涉及國家安全。
他說:「中國(共)政府真正害怕的是什麼呢?是害怕這些企業真正的股權資訊曝光。一旦這些東西曝光,中國那邊一百多個大家族的名單都在裡邊;他們就跟蛀蟲一樣,已經把這些公司像大樹一樣掏空了。」
李恆青說,這些紅色大家族可能還實際擁有這些企業的股份,這些消息是中共絕不允許向外界透露的。他補充,這些紅色家族的人早已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上食髓知味,這些國企本身並不想從美國退市,只是迫於美國的監管規定,不得不撤離。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在接受《看中國》採訪時也表示,美國SEC要加強監管,但那些國企背後都是中共權貴在操控,他們的股份、利益在裡面,如果在美國透明的公布出來,會讓人們知道誰在背後操縱,誰是真正的擁有者,後面真正的股東是什麼人。這些消息可能會暴露中共權貴如何操控中國經濟,如何從中國老百姓身上撈錢,所以中共權衡利弊,不得不撤出,到香港或回到國內去上市。
中共「被動」與美脫鉤
另一個原因,或與中共恐懼國際制裁有關。謝田說:「因為俄烏戰爭開始後,俄羅斯的一些國家資產,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債券等,都因美國的制裁而凍結。中共在美國紐約聯儲局地下有金庫,有黃金、大量的美國債券,還有這些國企在美國上市的資金。一旦中共攻打臺灣或者臺海局勢有變,美國可能制裁這些公司。所以中共不得不提前把資產撤回去。
五大國企退市的消息傳出後,網路上有不少人說這是中共主動和美國金融脫鉤。
對此,謝田分析,「中共顯然不會主動脫鉤了,它現在是被動脫鉤,不得不脫鉤。實際上是世界跟中共脫鉤。它現在退市,等於是它失去了在國際資本市場撈錢的一個機會,它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了。當然這對中共來講,是不樂意見到、不心甘情願的事情。中共當然希望獲得西方的資本、技術,現在等於這個管道被切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