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滅佛的手段變化多端且與時俱進,有時蠻橫凶殘,有時極具欺騙性,只有了解中共的本質與其對宗教的真實意圖,才能不被其看似矛盾的兩面手法所迷惑。
三武一宗v.s.中共:誰更具毀滅性?
歷史上的四次法難由三位諡號中有「武」和一位有「宗」的皇帝發起,所以也被稱為「三武一宗法難」。這四位皇帝之所以打壓佛教,主要是為了打仗需要資金與兵源,而當時的佛教都極為興盛,寺產既豐,僧人也多,皇帝要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沒收廟產並強迫僧人還俗當兵,自是一舉兩得之計。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的滅佛也參雜了信奉道教、受人唆使的因素。
在這四次的劫難中,短的歷時8個月,最長的也不超過6年。中共自篡政以來,持續的剷除所有有形的宗教物、事和無形的信仰意識,至今未停。論範圍、論程度、論手段、論時間,都可說得上是空前絕後,使佛教在中國名存實亡。
共產黨的宗教政策:消滅所有宗教
中共自稱為無神論的政黨,但從其《共產黨宣言》中即明示,中共其實是一個信奉西來幽靈的邪教組織,自然仇視一切宗教信仰,必欲除之而後快。根據知情人士揭露,時任中共國家宗教事務管理局長的葉小文,曾在1999年8~9月間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及中共的宗教政策,宣稱比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目標更重要、更艱巨的任務是:共產黨最終要在地球上消滅所有的宗教;消滅人對神的信仰。
為了達到消滅佛教的目標,中共深知只靠著過去毀寺焚經、逼僧還俗的做法,尚無法完成任務,還需使上「西來幽靈」所傳授的邪招。列寧曾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作為「馬列子孫」的中共自然將之奉為圭臬,用來對付國民黨、驅逐合法政權、占領中國大陸,一用即靈且屢試不爽。
現在用這招來對付沒有任何還手能力的佛教,其從內部瓦解將只是個時間問題。但如果以為中共把佛教滅掉就算完事了,這樣也太低估中共的邪惡。保留佛教的表面形式,卻毀滅其真正的內涵與精髓,而以中共的黨文化代之,使現代佛教如同畫皮一般,被中共穿上,用來迷惑世人。
統治初期:從內部瓦解
比利時神父雷震遠(Raymond J. de Jaegher)於西元1930年左右來到中國傳教,1949年離開大陸。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到自己親眼目睹的經歷:「我看見共產黨所到之處,一定是沒收佛教財產、殺戮和尚,或將他們驅逐出廟淪為乞丐,使人民失掉千百年來的精神安慰。」
中共奪權後並未住手,繼續毀寺焚經、沒收寺產、強迫僧、尼參與勞動並學習馬列思想,甚至逼其還俗結婚,例如在西元1951年「三八婦女節」前夕,湖南長沙婦聯會就下令全省的女性出家人必須在幾天內「決定結婚」。不服從中共指令的男僧人則在韓戰時被送去前線當炮灰。
虛雲老和尚是清末民初時期的一代高僧,從慈禧太后到孫中山、蔣中正先生都對他尊敬有加。但在中共治下,這位德高望重、與世無爭的老和尚竟然在西元1951年的「鎮反」中被當成「反革命分子」,軍警闖入寺院,將這個當時已經112歲的老人毒打到頭破血流、肋骨折斷。次日他們見虛雲未死,就繼續毒打,然後關在方丈室內,斷其飲食,任其自生自滅,寺內26名僧人則被抓到縣城拘禁。老和尚瞑目不動,八日後才出定甦醒。他畢生著作毀失殆盡。
佛源和尚為了替虛雲洗刷罪名,到處託人將消息輾轉送到中共高層,再從北京下令放人,才使風暴暫時停息。但到了西元1958年,119歲的虛雲又被打成了「右派」,關入牛棚,老病體弱的大師最終因此離世。當初為他奔走求情的佛源和尚也受到牽連,被投入監獄囚禁3年。另一位替虛雲說公道話的定持和尚也同樣被扣上右派的帽子,五次被囚,文革時被批鬥後,送去山區拾糞。
中共一方面殘暴打壓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另一方面卻積極鼓勵成立佛教組織。西元1952年為成立「中國佛教協會」(簡稱為「中協會」)而召開的發起人會議,中共派其統戰部長參加。
會中討論協會的宗旨、任務和組織等議題,當下即有所謂的教徒提出要「信教自由、僧娶尼嫁;飲酒、食肉也都應當,誰也不能管」、「廢除清規戒律」等等建議,理由是因為這些規定「害死許多青年男女」。此類荒謬的意見雖然因為與會的虛雲大師反對而遭擱置,卻難以阻止這股想要敗壞僧、尼修行的魔障,化明為暗的繼續腐蝕著佛門弟子。
會後發布的《中國佛教協會發起書》載明,即將創建的協會要「在人民政府領導下」,積極參加生產建設、貫徹政府政策。也就是說,西元1953年成立的「中協會」雖然冠著「佛教」之名,本質上卻是一個世俗性的政治機構,接受無神論的中共一黨專政所領導,是一個為中共政策奔走效勞的附屬組織。
接受共產黨領導的宗教人士與政治和尚,可以為了配合不同時期的政策需要,編造出許多荒謬的說法,例如「宗教是真理,社會主義也是真理」、「此岸和彼岸並不矛盾」等等,甚至連「殺反革命是更大的慈悲」這樣不是人話的都出來了。
「中協會」至今歷經十屆,前後七位會長大多由法師或長老擔任,其中具有政治頭銜的多達三人,分別是:第二、三屆的喜饒嘉措、第四至六屆的趙樸初、第九屆的釋學誠。現在還無法知道此三人是否有著某種特殊任務,不過蹊蹺的是,後來佛教界發生一些事,這三人通通有份。(待續)◇
——轉載自《新紀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