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近日公布最新青少年的憂鬱報告,發現超過1成的國高中生,壓力程度達到嚴重等級以上,另有二成三高中生陷入憂鬱困境。有一項國外研究顯示,接觸大自然、戶外踏青有助緩解負面情緒,專家表示,從事運動、美術、音樂等領域興趣,也能達到相同身心靈淨化效果。
據挪威科技大學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森林療法(forest therapy)」能有效緩解焦慮和憂鬱。
該研究是以自然中散步作為焦慮和憂鬱干預措施的研究,收集過去十年在世界各地針對此一主題的研究,從中選出六項內容,包括,林間散步組和沒有林間散步控制組的研究,所有參與者皆有焦慮或憂鬱症狀。結果發現,林間散步確實能緩解焦慮和憂鬱,即使是短暫地暴露在森林中都能減少大腦恐懼中心的活動。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現今網路社群、影音媒體眾多,聲光效果豐富,但也讓人無法靜下來思考,若想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必須回歸到自我本身。上述研究中提到的林間散步,能讓人靜下心來,察覺自我及身體的狀態,這個過程能更了解自己,進而減緩焦慮、憂鬱或培養出正念的思考。
吳佑佑說,不限於林間散步,對於任何運動、美術、音樂……等領域的投入,都能達到一樣的身心靈淨化效果,並提醒,若是遇到情緒困擾已嚴重影響生活日常(如:憂鬱症),運用自然的方法紓壓很好,但須注意效果有所侷限,一定要盡早尋求專業的醫療資源。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接觸大自然不同的空氣、空間及顏色提升了身體的舒適感,讓人感到放鬆、釋放壓力。在繁忙多元的社會當中,追求簡單及自然能幫助人回歸平靜,與人類基本的內在活動契合。
葉雅馨表示,從哲學角度來看,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身處在鳥鳴聲、流水聲和植物環繞的綠色空間中,能夠明白自己是更大事物的一部分,暫時忘記自己而紓緩情緒,若是一時無法從事務中抽身,另有一項研究顯示,即使是短暫暴露在自然影像和影片中,與放鬆和快樂有關的大腦活動都會改變,也可以達到紓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