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身處世界最快樂國家 怎麼看待生活?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Shutterstock)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Shutterstock)

文/陳俊村
依據聯合國公布《全球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芬蘭已經連續6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該國一名心理學家表示,他從小在這個國家長大,因為研究心理學而經常被人們詢問:「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對此,他分享了自己獨到的看法。

芬蘭阿爾托大學講師暨哲學家與心理學研究人員馬特拉(Frank Martela)在CNBC撰文說,這個問題是關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義?如何讓你感覺生活有價值和寶貴?

身為世界最快樂國家的心理學家,馬特拉獲悉,在生活中尋找意義可以歸結為——讓自己對別人有意義。

讓自己對別人有意義

我們可以藉由以下的方法達到這個目標:

1. 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別人的預期而活。

馬特拉說,芬蘭人比較不會焦慮,因為他們不是很關心社會上對「成功」的死板定義。

如果按照別人為你選擇的道路去走,可能會活得很沒有意義。即便從事醫生這樣有意義的工作,如果心不在此,也可能會感覺很空虛。

他建議人們先了解什麼事情能讓自己快樂,多多從事它。

2. 成為專家,分享知識。

馬特拉認為,服務他人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從事你擅長、能讓你感到興奮、而且對別人能產生正面影響的事情。

一旦找到一項工作或嗜好,能讓你感覺個人志向得以實現,可以把所有精力花在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上,然後再與自己的社群分享。

芬蘭民眾乘坐馴鹿雪橇。(Shutterstock)芬蘭民眾乘坐馴鹿雪橇。(Shutterstock)

3. 當個好鄰居。

馬特拉說,在農業時代,當芬蘭人在農場裡有大型工程要做時,例如興建穀倉的屋頂,鄰居們都會放下一天的工作,過來義務幫忙,接著再一起享用食物和飲料,以示慶祝。

他說,這項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這樣的文化延伸到為什麼芬蘭人經常對公民的義務抱持正面的態度,例如繳稅。他們認為這是整體福祉不可或缺的要素。

4. 隨時行善。

馬特拉提到,在他教授的幸福課程中,他會鼓勵學生隨時行善,每天做三件好事。這可以是像倒杯水給郵差如此簡單的善舉,也可以是花一個下午陪伴祖父母,或幫忙遊客找路。

他寫道:「幫助別人不光是在當下會有好的感覺,它也有益於長期的健康。有研究顯示,對家人、朋友和鄰居提供精神支持的人,比較可能活得久一點。」

5. 一起擁抱安靜的時刻。

馬特拉說,人們無須故作姿態來突顯出自己對他人生活的重要性。只要安靜的待在一起,就足以讓人們感受到彼此之間互有關連、互相關愛。

赫爾辛基街頭一景。(Shutterstock)赫爾辛基街頭一景。(Shutterstock)

他舉例說,對他而言,與父親或朋友去洗桑拿浴,隨後靜靜的坐在外面,欣賞海浪沖上岸等自然景致,就是意義深遠的時刻。

他最後引用芬蘭諺語說:「雄辯是銀,沉默是金。」◇